小知识 | 古籍文献中人名的十种结构

古籍文献中实际出现的人名有多种结构,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国+谥+爵


这是诸侯国君(包括周天子)的一般称谓,如郑庄公、楚成王。国、谥、爵都是有限的字符集合。春秋时期大国小国总共有两百多个。谥号用字一百多个,但常用的不过几十个。规范的爵位用字只有“公、侯、伯、子、男”五个,国君称谓中的“公”、“王”往往不是实际的爵位。例如,郑庄公其实是伯爵,故又称郑伯,晋文公其实是侯爵,故又称晋侯,“公”泛化为诸侯国君的通称,真正被授予公爵的只有宋、虞、虢少数几个诸侯国;楚成王、齐襄王的“王”是自封的,按理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这些情况对于人名识别来说不是问题。在不引起歧解的前提下,这种结构中的国名可以省略,例如郑庄公可简称庄公,若爵名为“公”、“王”,还可以连谥号也省略,径称“公”或“王”。

国+爵


也是诸侯国君的一般称谓,如郑伯、邾子、齐侯。这里的“爵”必须是实际的爵位,例如郑庄公可称郑伯但不能称郑公,所以这种结构不应看作是前一种结构的省略形式。另外还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谥号一般是死后追加的。“郑庄公”、“楚成王”之类的称谓是史学家的叙述角度,郑伯、楚子之类的称谓中没有谥号,所以也可供同时代的人使用。例如,《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原伯曰:‘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第二,爵位是世袭的,一般不会改变,于是凡郑国国君皆称郑伯,凡邾国国君皆称邾子,势必需要区别,因此“国+爵”之后还可以再加名,例如郑伯突、邾子克。



国/氏+名/字


贵族男子的一般称谓,如晋重、鲁申、士会、士季、公子益师。晋文公名重耳,盟书上简称“重”,“申”是鲁僖公之名。按当时礼俗,国君称国而不称氏,或者说国名就是国君的氏,因为没有什么氏比国名更显赫的了。国君一族的男子,其氏称公子(国君之子)、大子(储君)、公孙(国君之孙)等等,也有称国的,例如郑昭公即位之前称公子忽、大子忽,也称郑忽。到了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普通男子以国为氏的也渐渐多了起来,例如,子贡称端木赐,又称卫赐,商鞅是卫国人,也曾称卫鞅。“国”或“氏”之后出现“名”的机会比“字”多,因为对于历史人物,史家例称“名”,称“字”则有特殊原因,例如用在直接引语中,或用于值得特别褒扬的人物等等。



氏+字+名


男子的一般称谓,如秦国百里奚之子百里孟明视,百里是氏,孟明是字,视是名,蹇叔之子白乙丙,白乙是字,丙是名。该结构中氏和名都可以省略,例如只称孟明、白乙,字和名连用时,字在名之前。


以上说的是男子人名。女子人名中,姓是必备元素,此外还可加别的元素以示区别:


谥+姓


国君夫人的称谓,谥有夫谥,如晋文公夫人文赢,有己谥,如鲁宣公夫人穆姜。



国+姓


国是指出嫁前所在诸侯国,如齐姜、向姜、晋姬。


字+姓


如鲁桓公之母仲子,杜预注:“妇人无谥, 故以字配姓。”字前再加国,则表示丈夫所在诸侯国,例如鲁惠公长女嫁到纪国去,称伯姬、纪伯姬。


氏+姓


其氏为丈夫之氏,或为父亲之氏。如晋文公之女稼给赵衰,称赵姬;郑厉公嫁女给雍纠,称雍姬;宋大夫雍氏嫁女给郑庄公,称雍姞。



姓+“氏”


如姜氏、姒氏、己氏、子氏。前面还可加“夫人”。


谥+“夫人”


国君夫人的称谓,如庄夫人、昭夫人、穆夫人。谥之前还可加丈夫之国,如秦穆夫人、晋悼夫人。



      陈小荷 《先秦文献信息处理》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   220-221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引得数字人文平台

About the Author: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