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案例分享|创伤记忆的数字化构建——南京侵华日军慰安所AR故事地图



       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冯惠玲教授、加小双副教授主讲的《数字人文导论》是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数字人文荣誉辅修学位”系列课程之一,选课学生涵盖本、硕、博三类。课程内容包括数字人文导论(理论讲解、案例分享)和数字人文项目设计(实践操作)。


      本系列推文共12期,是该课程学生课堂展示的成果报道。第一期由首届数字人文专业硕士研究生余敏和张佳欣共同完成,以南京大学ARMapper团队制作的“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AR故事地图”项目为研究对象,对该项目的背景、主要内容、实现路径、成果及项目特色进行系统梳理,并总结对今后数字人文项目的启示。



二战期间亚洲女性的青春坟墓:

南京侵华日军慰安所AR故事地图


 项目背景


01 缘起       

       近年来,“二战”期间侵华日军“慰安妇”等战争历史遗留问题受到国际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二战”日军暴行与国际和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史学研究的专业化,“慰安妇”问题研究面临着史料不足和脱离公众的困境。因此,如何唤醒公众对“慰安妇”历史的集体认知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02 目的      

      来自南京大学的ARMapper团队为探索突破当前“慰安妇” 研究困境、消除民众心理隔阂的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投放应用为目标,启动了“二战期间亚洲女性的青春坟墓: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这一项目,他们以南京地区慰安所为落脚点,对慰安妇群体的创伤记忆进行数字化构建,以期使“慰安妇”问题回归公众视野和公共领域。


03 作者       

       项目由来自南京大学5个学院共7个专业的同学共同完成,主要涉及的学科为地理信息技术、历史学、建筑学等。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与南京视网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同时也获得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多方的支持与帮助。

图1 南京大学ARMapper团队标志


项目概述


01 主要内容


      宏观上,该团队以南京曾有过的各个侵华日军慰安所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时空顺序呈现在AR三维地图上,并与“慰安妇”及慰安所的相关历史资料相结合,制成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该AR故事地图的使用需要一款智能手机应用(视网么)和配套的纸质地图,当用户运用电子设备扫描纸质地图“南京地区慰安所分布图”,各个慰安所地点将以三维模型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出现在屏幕当中;而具体扫描某个地点,对应地区的慰安所三维模型便会于屏幕中拔地而起,将慰安所旧址的原貌、对应的文字档案、影视资料和人物故事入口呈现在用户面前,并为用户提供强交互性的接口。

图2  APP主页面


图3  “南京地区慰安所分布图”APP效果示意图



       微观上,由于史料及物证有限,项目能较完整地进行侵华日军慰安所故事还原与史料梳理的只有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一处建筑,它也成为该项目的中心。对其他慰安所的3D模型,大多通过所附之文字档案和照片的方式进行展示和标注。为增强地图故事性,项目采用史料较为丰富完整且极具代表性的朴永心老人的故事作为主线,基于相关史实与人物采访书写故事剧本,将相关影像资料按照脚本进行梳理和剪辑,并配以旁白, 引导用户点击场景组件,进而逐步。该项目以全新的技术手段构建关于“慰安妇”历史的共同创伤记忆,旨在呼吁各界正视“慰安妇”问题。

图4  “锦庆里慰安所”标注


图5  “东云慰安所”3D模型



02 实现路径


      ARMapper团队坚持史料、技术双线并行的策略。

      1、史料有两种来源途径:一是通过搜集与提取、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的方式获取资料;二是与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进行合作,获取陈列馆的史料。团队整理出了南京40余所有确切名称的慰安所,其中的32所拥有现址、原址、类型、起止时间、结构数据、内部设施、地理环境、相关史实中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史料记载。

      2、在软件设计中,首先将SLAM(Simultaneous Location and Mapping,同部定位和建图)和GI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结合,构建“南京慰安所分布图”作为AR识别的基底。而后采取3D建模和unity场景搭建方式,制成慰安所AR三维地图,最后插入“慰安妇”和慰安所的故事脚本,制成 “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技术路线、软件架构以及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6  “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软件技术路线



03 项目成果


(1)AR故事地图

        以创伤记忆构建的视角来看待,AR故事地图同样是承载记忆的设施,只是不同于博物馆等传统纪念载体,它的载体是智能手机应用和一张符合标准的纸质地图。这是一种全新的历史呈现方式,也是一种全新的纪念形式。

图7  侵华日军南京慰安所分布图


(2)网站(https://armapper.cn/zh)

       网站包括几个主要板块——

      故事地图:宏观上可以查看南京慰安所的分布;微观上可以了解慰安妇受害者朴永心老人的生命叙事。

      “慰安妇”史料数据:团队对“慰安妇制度”相关内容的梳理。

      利济巷陈列馆:主要利用VR技术展示了朝鲜籍“慰安妇”幸存者朴永心当年在利济巷充当3年日军性奴隶的房间。

图8  “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AR故事地图网站首页


(3)资料汇编集

       《南京慰安所史料汇编》。团队整理出80余万字的资料汇编集,并且实现数字化,录入“南京慰安所史料库”网站(http://sgis.site/w/main.html)。


项目特色

图9  慰安妇幸存者


01 题材特殊

“她们还在等待道歉”


       当前数字人文的项目中,社会记忆类的项目数量较多,此类项目以特定主题为对象,旨在建立一个汇聚群体记忆的信息库。大多选取某个具体地方的记忆作为对象,鲜少选用创伤记忆作为构建对象,例如“记忆高迁”项目从高迁古村的地理环境、人文经济社会环境、建筑等方方面面进行村落构建,“从武康路出发”项目对武康路的建筑历史、历史名人进行数字化等。本项目的特殊首先体现在其题材的特殊,选取“慰安妇”集体创伤记忆作为对象。

       “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在“二战”中侵略亚洲国家所实行一种强制各国妇女为日军充当性奴隶的制度。在“二战”期间日军强征“慰安妇”人数多达40万人,中国妇女人数高达20万。这种反人类、反人道、反人权的对妇女的性暴力行径,给受害妇女的身心造成极大了的创伤,但受害者们讨还公道的过程并不顺利。

      日军在战败后集中销毁了许多相关的档案资料,日本政府拒绝对“慰安妇”进行国家赔偿,他们认为“慰安妇”并没有受到强迫。同时,部分受侵害国家也因内部局势或政治考量等复杂的因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未重视对这段历史的查证和研究。由于早期的忽视,相关人证与物证在时间消磨下已不复完整和清晰。截至2021年,我国我国“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仅剩10位。尚未被发掘的资料正在慢慢消失,深受制度迫害的老人也在渐渐离世,如果不能尽可能的搜集史料并加以妥善保存和研究,将会留下历史的永久遗憾。

       而项目所做出的努力就是保存证据。即使百年之后,幸存者离世、旧物文献遗失、被告者矢口否认,依然有可供查证的证人证言资料,更有全世界人民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支持。题材特色之处显而易见,这一次的研究无疑是在与时间赛跑,正义不能再迟到了。

图10  慰安妇“朴永心”


02 呈现形式独特


“AR故事地图重现湮没不存的场景”


案例项目所制作的AR故事地图,一方面将AR技术与GIS、历史文献有机结合,把承载真实地理信息和历史事件的地图以AR技术展现出来,极大地增强了其表现力;另一方面,与其他AR地图项目不同的是,它所展示的城市建筑并没有现实中的实际对应点,由于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大多已经在城市的飞速发展中消失了,因此地图本身和其上的模型都是根据文献复原而来。从这个角度看,此项目无疑是未来走进历史的一次全新的尝试与探索。

图11  定位东云慰安所(故乡楼慰安所)


03 多渠道宣传


“让历史回到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中去”


       通过社交媒体对项目进行推广,大大促进了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当前国内其他项目的分享途径基本还只存在于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途径较为单一,且分享内容较为简单,因而导致项目知名度、利用率较低。

       团队开辟了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和腾讯视频等官方账号。一方面,全程记录工作进度与项目成果,在扩大宣传的同时也为项目的后期复盘改进提供了可靠支撑; 另一方面,以此类平台为契机向外传播与科普“慰安妇”问题相关知识与进展,能获得更广泛的关注。目前项目自媒体已获得上万次的点击量,官方公众号推文也受到多家媒体关注与转载。

       另外,项目已与澎湃新闻达成相关合作意向,将会在澎湃新闻开辟专栏,推出以“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为主题的系列文章。以全新生动的呈现方式与大众媒体的宣传相配合,实现公共领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图12  ARMapper团队社交媒体账号



 总结

       在对整个项目作了一些粗浅了解和分析之后,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对于我们今后参与和设计数字人文项目具有很大意义。  

       1、拓宽数字人文项目的选题。此项目拓宽了我们进行数字人文项目选题选材的视野,在选题时跳出热门主题的设定,关注一些少数群体等较少人关注的方面,使项目更具人文关怀。

       2、做好基础数据建设工作。我们在项目展开过程中,应该重视做好数据收集、整理、保存和提供利用工作,以数据库为核心,为后期的开发、复盘改进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公共领域问题更应该注重它的公共性,应该为社会各界都提供可重复利用的基础数据。

       3、注重用户体验和产品的易用性。在开发相关产品时,应该引导用户正确地、舒适的使用产品。信息构建与设计方面的有关决策对项目非常关键。应该明确研究结果存储在哪里,在什么样的服务器环境中运行,需要获得何种技术和管理的支持,选择内容开发所需要的适配软件及平台,为项目运营提供稳定保障,避免出现“查无此项,用无可用”的情况。

       4、形成项目过程记录文档。该项目的成员,对他们的项目全过程用vlog的形式进行了记录,一方面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另一方面对项目的长足发展也提供了可复盘反思的材料。因此,我们认为在进行数字人文项目开发时,应该对项目的基本架构和设计应该进行详细记录。这些记录既是保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对学科领域的一种知识贡献,还是其他人进行相关再设计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韵筑,张一凡,叶瑞恒,张景源.“慰安妇”公共创伤记忆的数字化构建——以“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为例[J].图书馆论坛,2020,40(11):68-79.

[2]刘喜涛,曹大臣.创伤与记忆:“慰安妇”的私密创伤与公共记忆重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8(11):151-156.

[3]冯惠玲,梁继红,马林青.台州古村落数字记忆平台建设研究——以高迁古村为例[J].中国档案,2019(5):74-75.

[4](美)安妮·伯迪克约翰娜·德鲁克彼得著.数字人文 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To be Continued


编辑   余敏/张佳欣

排版   余敏/张佳欣




公众号账号:rucdh2019

网址:http://dh.ruc.edu.cn

邮箱:rucdh@ruc.edu.cn



中心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集人民大学多学科优势,秉持融合文理、协同创新之理念,开展数字人文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数字人文研究

About the Author: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