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前,穿着白色大褂、系着蓝围裙的女陶瓷传承人手拿刻刀,聚精会神地在瓷瓶坯胎上雕起了玲珑眼。两台拍摄设备分别置于她的正面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记录着传统手工技艺。这是《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专题片取景拍摄的一幕。该专题片从2015年5月25日正式开机至今已整整一年,日前,拍摄工作全面杀青。
非遗数字化 传承是关键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一只普通的杯子细分起来工序达到72道之多,每道工序都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炼泥的只管炼泥,拉坯的只管拉坯,彩绘者也是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如此明细分工提高了制瓷效率,也使景德镇瓷器得以成为全国瓷器的翘楚。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的革新和市场化的推进,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和技艺已经或正在消失,怎样保护和保存记录下这些重要环节和制瓷技艺是当代景德镇人面临的一个课题。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在历史各种文献史料中也不少,督陶官唐英的《陶冶图说》更是图文并茂,但利用率不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一切都是围绕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开展工作,非遗数字化采集工作也不例外。现代科技发展到今天,完全有能力把死的资料用活,变成有生命的资料。”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帮助后人实现传承的媒介之一,视频影像应该是最有效的方式,这就是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为完整保留千百年来我市极其珍贵的传统制瓷技艺,根据文化部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的项目要求,市委宣传部和市广播电视台、市非遗保护中心共同组建了《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摄制组,并成立了由景德镇陶瓷大学、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的部分专家学者和陶瓷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共同承担起传统技艺的数字化保护工作。
科学诠释工艺 弘扬工匠精神
2015年5月25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之一的《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专题片正式开机。该专题片是一部涵盖手工制瓷全部环节的工艺纪录片和以传承人为主线的人文纪录片,内容涵盖原料开采与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彩绘、烧成以及辅助器具、专用建筑等诸多方面。
“用科学态度来整理工艺,以工匠精神来表现工匠,就是我们对拍摄专题片的要求。要准确、严谨,真实再现传统工艺,拍摄和编辑制作上都要求精益求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鹏告诉记者,这部专题片是按50年以前传统陶瓷制作工艺来拍摄的,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相统一的纪录片。还原传统工艺要注重拍摄的细节,拍的时候得多留心,有需要就补拍,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细节决定成败。摄制组在拍摄前期查找了大量历史资料,拍摄中经常反复对照,从真实性上把关。同时,保持与工匠的交流、沟通,确认传统工艺与工匠所展示的是否一致。在拍摄圆器拉坯的场景时,摄制组始终觉得哪里不对劲,等拍完后吃午饭时看到工匠裤子上有点泥,才恍然大悟:问题出在这里。正常操作是用搅车棍拨转辘轳车后,搅车棍应该放在前面,不能影响拉坯,而不是放在腿部。为了真实再现当年的场景,一上午拍摄的内容全部推倒重来。
“虽然看的人不一定懂,但是我们一定要对历史负责,对工艺的真实性负责。”郑鹏说,拍摄角度以纵横两向相结合,在纵向上按照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72道工艺流程的起始顺序,从原料开采、泥釉料加工、坯料成型、釉上釉下装饰、烧窑等纵线进行拍摄;在横向上,以纵向为基础,在每个环节当中,对相关的陶瓷装饰、工艺器具、窑炉窑房构造等相关的资源进行采集拍摄。一年来,摄制组顶严寒冒酷暑、钻矿洞趟溪流、入作坊出窑房,或转战于高岭、瑶里、三宝等老矿区开展外围拍摄,或往返于建国瓷厂、艺术瓷厂、雕塑瓷厂、古窑博览区等拍摄点集中拍摄,累计完成了近3000分钟时长的全高清素材拍摄。
据悉,《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专题片共拍摄了150多场,出镜工匠130多人,出镜500多次,他们都是来自一线操作的工人。专题片杀青后,将迎来后期制作,按18集、每集15分钟来剪辑,成品将是一部注重还原细节和深度解析的纪录片。
该专题片是一部涵盖手工制瓷全部环节的工艺纪录片和以传承人为主线的人文纪录片。内容涵盖原料开采与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彩绘、烧成以及辅助器具、专用建筑等诸多方面。
要想先睹为快,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高清先导片走起,欣赏瓷都千年工艺,感受制瓷工匠精神!
文章来源:景德镇日报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景德镇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