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社会化传承和数字化保护为北京西城非遗护航

非遗保护

【非遗保护】社会化传承和数字化保护为北京西城非遗护航

北京西城非遗项目展示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西城区作为古都北京的核心区,不仅有大量的文物资源需要进行妥善保护,也有在六朝古都历史延续过程中所留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历史风俗等人文遗存,更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西城区非遗项目占全市非遗资源的近三分之一份额,西城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区。在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完之后,西城区共有非遗保护项目162个,其中市级非遗项目6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个。

开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保护和弘扬西城区民间传统文化、推动西城区文化兴区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西城区将在保护和开发历史文物资源的同时,继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向海内外全面展示西城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特有的人文气息,推动西城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西城区在非遗保护及非遗活态传承方面做了许多有效的探索。

成立非遗保护中心 系统化专业化地推进非遗保护工作

为了推进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系统、有序的保护工作,建立良好的保护工作机制,进行专业化、接地气的非遗保护,建立专业的工作机构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在现实需求的推动下,2006年年9月14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在此之后,省级、市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陆续挂牌成立。

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飞介绍,为了建立良好的保护工作机制,进行专业化、接地气的非遗保护,2013年6月8日,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长椿寺正式挂牌,杨飞称,这是目前全市16个区县之中首家具有独立编制从事非遗保护的单位,也是继2009年西城区建立全市首家非遗展示中心之后的又一率先举措。

推出黑匣子保护体系 进行非遗数字化保护探索

西城区对其所属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杨飞表示,对于非遗保护工作要两头抓,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宣传那些辐射面广、影响力高、群众认可度高的非遗项目。另一方面,要加大濒危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对此,西城区推出了黑匣子保护体系项目,保存濒危非遗项目。

杨飞称,对那些传承人已经离世、传承人年龄较大且已不具备传承能力或者传承人较少的濒危非遗项目,可以拍摄相关纪录片,进行传承人走访、家属走访、专家走访、行业走访,尽可能复原濒危非遗项目的原貌。“如果一个非遗项目陷入如此困境,我们再不去发掘、整理、纪录和保存的话,未来它很有可能就从非遗的基因库里永远地消失了。” 杨飞忧心道。

黑匣子保护体系让濒危非遗项目原汁原味地留存在非遗基因库里,该保护体系是对濒危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保护的一个探索。

公开招收传承志愿者 促进非遗社会化传承

杨飞介绍,目前西城区有国家、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2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6人,数量占全市总量的近三分之一。但是,目前全区非遗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已达65岁,有些项目被列为“濒危非遗项目”,有些项目甚至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失传。

杨飞称,为了改变这一困境,西城区推出了非遗项目社会化传承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非遗项目传承志愿者。2014年,西城区曾经拿出了裕氏草编、泥塑彩绘脸谱等五个非遗项目公开招募传承志愿者。继2014年的有益探索,近日,西城区又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传承志愿者,包括护国寺清真小吃制作技艺“寒食十三绝”、天桥穆派戏法、北京内画鼻烟壶、曹氏风筝和传统灯彩。

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遵循业缘传承和家族传承,很少对外公开收徒,这种传承更多局限于传承体系内部技艺的延续,承继非遗技艺的传人可选范围相对较小,易于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如今面向社会公开收徒,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一方面,扩大了范围更容易寻找合适的后续传承人,另一方面,也为破解传人“老龄化”难题提供了保障。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不应仅仅局限于内循环,还应具有辐射效应。为了扩大非遗辐射面、丰富非遗传承方式、拓展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渠道,西城区推出了非遗“社会化传承”的方式,只有让更多人了解非遗项目,广泛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之中,只有在社会大环境里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化传承氛围,才能发现和培育更多、更好的非遗传人,才能让非遗传承可持续,真正做到非遗保护活态传承。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小文来了

About the Author: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