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

Hyper-Digital International Salon

跨学科合作中的艺术话语传播

The Communication of Art in Cros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时间:2019年12月26日,2020年1月2日(9:30-11:30, 14:00-17:0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530会议室

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陈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Associate Professor of Literature, Supervisor of Master Students, Literature School,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陈涛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当代电影》、《文艺研究》、《当代文坛》、《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国内多家核心期刊发表电影和文艺学理论相关专业论文30余篇,主要著作有:2015年6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底层再现: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游民》,2017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影导论》以及2019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与现代性:重绘早期欧美电影》,他的新书《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即将于明年也就是2020年1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陈涛副教授2013年入职以来,接下了《世界电影》和《新媒体艺术论》两门课,一直在促进文学院、艺术学院和新媒体学院之间的跨学科合作,从数字电影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这本书不仅是从电影,更多的是从先锋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他今天带来的“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演讲的题目叫《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数字合成

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数字绘景

据陈涛副教授讲,他近年讲授的课程包括了Maya和After Effects等三维数字特效制作相关的软件,同时也做了相关的一些研究,比如“数字绘景”、“数字合成”等等的美学特征,发表在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上。


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然而和普通人习以为常的论调相反,陈涛副教授在这里并不是高调的炫耀这些数字特效的华丽和无与伦比的美感,而是从电影学的基础理论——蒙太奇的长镜头和安德烈·巴赞(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家,1918-1958)的基础理论层面对现如今滥觞的数字特效电影予以归类,认为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并且以一系列国外的学者们的研究加以佐证。例如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漫威(Marvel)”电影不是“电影(cinema)”;伊纳里图(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以数字电影《鸟人》(Birdman)反对数字特效”;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电影的衰落》(“The Decay of Cinema”);达德利·安德鲁(Dudley Andrew)、大卫·罗德维克(D.N.Rodowick)和塞尔日·达内(Serge Daney):数字时代的电影变成了“视频”等等。

 

那么作为观众的我们如何来区别对待传统电影和数字电影呢?


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在这里,陈涛副教授再一次引用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例如:沃恩·斯皮尔曼(Yvonne Spielmann):“媒体间性”(intermediality)是数字影像区别于光学影像的重要特征,其主要表现在空间而非时间维度上;斯蒂芬·普林斯(Stephen Prince):数字电影更侧重于“感觉”性的真实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

 

如何来理解呢?


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传统电影的光学长镜头具有连续性、真实感、景深、镜头内部张力,通常具有缓慢、悠长、沉闷的特点,而数字电影的长镜头具有焦急、运动和紧张的特点。威廉·米歇尔(William Mitchell)称:“数字图像模糊了绘画、摄影、模型和手绘之间的惯常界限。”诺阿·卡罗尔(Noel Carroll):“电影是‘运动的图像(moving images)’而非‘运动的影像(moving pictures)’”。光学合成更多表现为一种“合并”(amalgamation),而数字合成则是一种“融合”(synthesis),他们具有连贯性(coherence)的差异。数字合成依靠的并非是“转化”(transformation)而是“操控”(manipulation)。

 

那么什么是“好的”数字长镜头呢?

 

陈涛副教授告诉我们:一方面,数字特效绝不仅仅拓展了电影的叙事性,更强化了视觉吸引力和奇观性。另一方面,数字特效绝不仅仅通过蒙太奇(包括淡化、溶解、划切)等镜头组接方面干预叙事,更通过无所不在、巨细靡遗的操控和调整能力,无孔不入地溶解在长镜头的深处,这尤其体现在“深度特效”电影当中。


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通过以上陈述,笔者觉得,数字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目前已经从十年前单纯的美术和设计领域跳脱出来,越来越多的与文学、艺术学、电影学甚至是音乐学之间存在愈加不可分割的关系,表现出愈加明显的跨学科属性。从电影学,尤其是从电影文学批评的视域来研究,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中国当代学界所采用和接受。

 

(未完待续:下一篇:“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影像的叠印与跨域书写的文化空间。演讲者:王立新,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聚焦京津一体化下的都市生活、关注日常身边点点滴滴的好设计,扫描识别二维码即刻关注京津银领国际设计公众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精进引领文化):记中国人民大学“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之二——《数字时代的长镜头:视觉奇观与深度特效》

About the Author: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