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档案数据库正式上线

顾维钧档案数据库正式上线

2018年1月29日,顾维钧诞辰130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档案馆“顾维钧档案数据库”正式发布,欢迎学界同仁到馆查阅。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嘉定人,被誉为“民国外交第一人”。1904年赴美留学,第二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12年被北京政府选为外交官员,奉调回国,担任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的英文秘书,步入政坛。顾维钧几乎经历了民国外交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研究中华民国外交史,顾维钧是个无法绕过的人物。顾维钧退休后寓居美国纽约,并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完成了长篇口述历史回忆录,英文总页码达11000页。上世纪80年代,长达13卷的《顾维钧回忆录》中文版陆续出版后,近代史学界曾掀起一阵研究顾维钧的热潮,在涉及重大的民国外交问题时,往往会引用顾的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的出版将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向前推动了一大步。顾的回忆录虽然已经很详尽,但相比哥大所藏整个顾维钧档案而言,仍不可同日而语。据粗略统计,整个顾档的总页数在18万页上下,真正为学术界所利用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珍藏在哥伦比亚大学珍本手稿图书馆的顾维钧档案,不仅包括涉及近代中国外交的电文、函件,还包括顾维钧及其同时代人的来往书信、日记、备忘录、手稿、笔记、印刷资料、照片等。哥伦比亚大学所藏的顾维钧档案从入藏时间而言,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顾维钧在世时向哥大所捐赠,这笔档案多达225盒,涵盖了其全部职业生涯,是顾档的主体部分。顾维钧去世后,家属又向哥伦比亚大学捐赠了57盒顾维钧生前所留的文函及照片,后来捐赠的这57盒尚未为学界所利用。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顾维钧家属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共同合作,决定全部完整高清扫描哥伦比亚大学藏顾维钧档案。2016年,第一批225盒顾维钧档案全部复制完成,并完整移交给近代史研究所,由近代史研究所组织力量对该批顾档重新进行编目整理。

由于顾维钧档案数量庞大,制定一个科学的目录编订准则将便利研究者的使用。在档案目录整理中,编目组要求:每一份档案文件应由8个要素构成,即编号、标题、页数、时间、文体形式、收藏地点、档案形式及备注。比如,顾档文件的编号必须体现命名规则的规范性和具体性,每一份文件的编号须统一于整体编号之内。依据扫描件已经具备的编号,定为五级编号:依次为,卷号——盒号——文件夹号——原文件编号——文件号,如Koo02-Box0006-013-0001_01——0001。前四级已有编号,使用已有的扫描编号,但扫描件的四级文件号不一定精确,有可能有错误,需要由作者自行编排到第五级。再比如,为了与原文件保持连贯性,在对具体文件进行命名时,保留了哥大原来的文件夹题名,通过阅读,依据其内容,再决定是否重新为文件夹命名。

2017年7月,在顾维钧档案编目工作即将完成之际,近代史研究所与哥大合作,在哥伦比亚大学北京中心举办了“顾维钧与抗日战争图片展暨顾维钧档案数字化发布会”,首次向社会各界展示顾维钧档案的数字化成果,并将顾维钧档案目录编撰的情形向学界做了介绍。会后,近代史所又数次对数据库编目进行校对,于在2017年底全部完成。据统计,顾维钧档案目录条数近74000条。顾维钧档案详目的编峻和数据库的开放,必将极大便利学界同仁查寻、阅览,进一步推动中华民国外交史的研究。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复二代之家

About the Author: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