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香港中文大学推出文物馆藏盛宣怀档案,供读者在网上浏览使用。为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此批档案的整理和使用情况,中文大学图书馆和文物馆举办了相关活动。一是11月27日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向历史系师生详细介绍这批珍贵史料。二是12月7日举办了“香港中文大学藏盛宣怀档案解密”活动。
2018年11月27日,历史系邀请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刘丽芝博士及数码服务部主任廖颖康先生介绍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盛宣怀档案的电子化情况。 该批档案是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未收录的珍贵数据,经过专家团队4年精心准备,将于12月7日与读者见面。 廖颖康先生介绍了中大文物馆藏盛宣怀档案的情况,以及电子化特点,并与历史系师生探讨未来有可能展开的研究及合作方向。
廖先生先介绍了该批档案的背景数据及数码化计划的进程。 中文大学文物馆于1985年年由日本购得77册盛宣怀与亲友往来函电,共计13 272封,约400人萬字。 后于1980年至90年代,经王尔敏教授,陈善伟教授和吴伦霓霞教授整理编纂,先后共出版了五种丛书:《近代名人手札真迹:盛宣怀珍藏书牍初编》(1987年年,9册)、《清末议定中外商约交涉:盛宣怀往来函电稿》(1993年年,2册)、《盛宣怀实业函电稿》(1993年年,2卷)、《清季外交因应函电数据》(1993年年)、《盛宣怀实业朋僚函稿》(1997年,3卷)(参见陈方正:《与中大一同成长: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国文化硏究所图史, 499-1997》,页290)。 据透露,已出版的内容约占该批档案总量的40%。
2014年年夏,中文大学图书馆开始对该批盛宣怀档案进行电子化扫描,并在2015年年邀请上海专业团队进行手稿识别及文字转录。 团队专家经验丰富,曾参与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的整理工作,因此非常熟悉该批档案的历史背景。 在2018年年5月,经过三年的努力,团队完成了手稿识别和元数据录入,并利用中文大学图书馆「数码典藏」平台整理数据,完善检索功能。 盛宣怀档案网络电子版将于12月7日与读者见面。
盛宣怀档案网络电子版发布后,读者将可通过中文大学图书馆「数码典藏」平台,以不同方式浏览、检索档案。 读者不仅可以通过函电通信人检索档案内容,还可以检索主题、文类、地理信息、年代及社会关系图等要素,电子版还可进行全文检索,极大地方便了研究者浏览档案,并有助于发现新的研究角度,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历史系师生亦希望图书馆和文物馆能够利用这批珍贵档案,与内地高校、图书馆、档案馆实现互惠,进一步完善中国近代史档案研究的全景图。
「盛宣怀档案」请浏览:
http://repository.lib.cuhk.edu.hk/en/collection/shengxuanhuai
中文大学图书馆「数码典藏」平台:
http://repository.lib.cuhk.edu.hk/tc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盛宣怀档案乃于1985年获已故利荣森博士及程伯奋先生的慷慨支持下购入。这批超过13,000封信件的档案接近四百万字,分为77卷,包括盛宣怀与家人及同僚的书信往来。这些档案揭示了中国自晚清至民国初期的财政、政治、家庭和社会状况,是了解这个动荡时期至为重要的档案。
由文物馆及图书馆合办的座谈会中,上海专家团队会分享自2014年以来处理盛档释文工作的经验及的当中的研究价值。图书馆数码服务组则会分享档案的数码化处理过程及尝试以新技术揭示及检索档案内容,为数字人文提供基础。
讲者:
冯金牛 (项目主编)
高洪兴 (档案处理及释文团队)
廖颕康 (图书馆数码服务主任)
程序:
欢迎辞
姚进庄教授 (文物馆馆长)
李露丝女士 (图书馆馆长)
冯金牛先生演讲
香港中文大学藏《盛宣怀档案》的研究价值
高洪兴先生演讲
盛宣怀与赈灾
廖颕康生生演讲
揭示香港中文大学藏《盛宣怀档案》—图书馆的参与
问答环节
卜永坚教授主持(历史系副教授)
总结
梁元生教授(历史学讲座教授、前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比較及公眾史學):【资源分享】香港中文大学藏盛宣怀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