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建构” 第三届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建构”
第三届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学术论坛
成功举办

在开幕式上,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教授对领导、嘉宾以及论坛情况进行介绍,并对目前西安的疫情情况以及陕西师范大学的防疫政策与现状进行了说明,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教授,西北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科带头人、陕西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穆海亮副教授分别致辞,大家对于西安疫情现状都表示关心,对于本次论坛在疫情困境中顺利举办以及为此付出的努力表示赞许和认同。
相较于上届,本次论坛参会嘉宾阵容同样权威,线上讨论热度不减。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西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广州大学等一大批高校学者相聚云端,共同探讨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的心得,结合自身多年研究与从业经验,就论坛主题“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建构”发表高见。虽然是在疫情期间,但云端对电影地缘文化研究感兴趣的学者依然众多,青年学者的热情尤为高涨。晚上的9场平行分论坛由陕西师范大学的老师作为主持人,陕西其它高校戏剧与影视学专家作为点评人来画龙点睛,这是陕西戏剧与影视学专业骨干学者的一次集体亮相,也是为青年学者和本次论坛做的公共服务。

12月27日,“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建构”暨第三届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论坛采取云端论坛的形式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2个地区,51所大学和研究机构,131人直接参加本次论坛,其中包括教授20多位。本次论坛包括2场主旨演讲、2场主题分论坛、7场青年学者论坛,一共11场之多。


致辞嘉宾


主旨演讲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周星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周星教授发表了以《中国电影学派:百年进程中如何开拓、进展而富有生机》为题的演讲,周星教授就“中国电影学派怎么样发展,怎么深化”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对地缘文化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对中国电影学派以及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一次延伸,提纲挈领的对中国电影学派的日后发展提出规划。

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刘军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刘军教授发表了题为《电影地缘文化发展与“一带一路”电影共同思想基础铸造策略》的演讲,在地缘研究和地缘文化问题的重要性、中国电影学派的民族化话语分析、中国电影学派的主体性外分析三个方面提出见解。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华教授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华教授发表了题为《国族英雄与黄飞鸿艺术形象的流变》的演讲,从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整个中国的电影的演变角度来讨论了黄飞鸿这一经典电影形象,进而分析黄飞鸿形象的嬗变和它背后所呈现的一种地域文化,尤其是香港的地域文化的一些特质及流变。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图书馆馆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艺术方向首席研究员王海洲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图书馆馆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艺术方向首席研究员王海洲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电影学派:新机遇与新挑战》的演讲,提到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学术理念的诞生来源于三个时代的契机: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自身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变的需要;而建设中国电影学派需要三个维度:一是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二是从艺术传统中寻找根脉和灵感、三是要坚持开放的国际观。最后提出中国电影学派面临的新挑战在于其民族性与主体性的建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震教授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震教授发表了题为《地缘文化与类型特征》的演讲,李震教授认为中国电影学派不等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是中国电影学派存在的一个基础,也是中国电影要派研究对象之一。而中国电影学派是一个正在建构中的概念,并未完全确立,也不可脱离全球语境而论,其可分为四大体系: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中国特色的学术认识学科体系、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并认为建构中国电影学派需要处理好中国特色与电影艺术观念和技术前沿的关系问题。

影视编剧、导演,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刘浩东

影视编剧、导演,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刘浩东发表了题为《文化信念系统与叙事——从<鱿鱼游戏>看奈飞的文化扩张版图》的演讲,列举了《鱿鱼游戏》、《纸牌屋》、《长津湖》、《你好,李焕英》等电影的叙事策略,从整个国际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它所面对的问题,来反观中国的电影学派的建构和地缘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数字人文与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牛鸿英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数字人文与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牛鸿英教授发表了题为《“莫比乌斯之瞳”:电影地缘文化研究的空间想像力》的演讲,提出“莫比乌斯之瞳” 就是电影的一种新的面向未来的方法和价值,它是人类跨越维度时空认识自己,是基于我们的身体建立,然后沉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人文空间当中,又通向未来的方法,也是可以重新定义人类未来的方法和可能性的一个路径。

《电影艺术》主编,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电影学博士谭政

《电影艺术》主编,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电影学博士谭政发表了题为《印度电影的歌舞叙事:民族传统与奇观呈现》的演讲,从文化考古学的角度梳理了歌舞从民间进入印度电影的文化路线,阐释了在其叙事生产过程当中如何对印度电影的民族性和文化美学构成独特的贡献和对中国电影生产的借鉴性的意义。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比较研究所所长曹峻冰教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比较研究所所长曹峻冰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电影学派之浪漫现实主义电影学派的崛起》的演讲,曹峻冰教授认为新时代中国主流电影的呈现出新的审美问题:一是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二是类型化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化提升,同时呼唤新时代浪漫现实主义电影学派的崛起。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刘汉文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刘汉文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电影学派视野下电影产业现象观察与思考》的演讲,刘汉文教授用具体真实的数据显示了当前在全球化电影生产发行的框架中,特别是在疫情困境中的中国电影发展的阵痛期,并针对中国电影生存的困境和问题提出了开放市场、多元化影片等方面的建议。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孔令顺教授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孔令顺教授发表了题为《历史嬗变、现实逻辑与审美特征:文化地缘学视野下的南方电影》的演讲,从南方电影的历史的源流梳理到当下粤港澳大湾区电影生产的创作,以及其美学特征,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景观,文化认同以及文化精神层面,系统地分享了南方电影作为一个特殊地缘文化地区的独特的电影景观。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电影理论研究》执行主编黄望莉教授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电影理论研究》执行主编黄望莉教授发表了《海派·广味·特产:看<七十二家房客>改写、转译与流转》的演讲,还原了72房客原本的样貌,以及在拍摄生产中产生的共同体地缘的互动和文化记忆,对于如何形成以一种市民群剧的形式进行了独特解读。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袁智忠教授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袁智忠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的伦理视角》的演讲,袁智忠教授从伦理学的角度重新界定了电影地缘文化研究的概念,以及它在知识性、系统性的链条上所包含的内容和从这个角度来研究电影地缘文化的的价值和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电影研究中心主任裴亚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电影研究中心主任裴亚莉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电影美学体系中的电影美术》的演讲,裴亚莉教授指出了绘画对于中国电影的代际划分的划分方式,并认为如果将传统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对接,把美术史和艺术史的发展的段落性的划分和中国电影划分进行有机结合可能会获得一个比较划分方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中的N个不等式》的演讲,贾磊磊教授提出电影地缘文化研究不等于一般的区域性电影研究、不等于电影生产地所在的自然地理的研究、不等于电影的客观自然现象的研究、不等于电影的民族文化研究的观点。


其余分论坛学术讨论氛围依旧浓烈,在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建构与“中国性”表达、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建构与当代书写的两个分论坛,以及中国区域电影的地缘美学表达与文化建构、全球电影的地缘文化生产与美学身份认同等七个青年学者论坛中,创新理念与犀利观点频频交锋,为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观点、新视野。

分论坛参会嘉宾云合影

本次论坛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中心、北京电影学院未来映像高精尖创新中心、陕西电影家协会、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关于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建构的探讨为全面总结和科学归纳中国电影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具有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国美学体系的影像话语形态,在中国电影艺术领域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承中国文化、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价值,创造中国电影的国家品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民族艺术的智慧与精神境界而共同努力。

文字 | 倪嘉悦
编辑 | 郑皓月
审核 | 宋天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数字人文与视听传播

About the Author: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