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母亲”还是要“保姆”?文学教授激辩机器作诗

“月明清影里,露冷绿樽前。赖有佳人意,依然似故年。”当你读到这首诗,是否能想到该诗的创作者不是某位古代诗人,而是一个“会作诗”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其实,机器人写诗在今天已不算新闻。阿尔法狗完胜人类棋手、微软机器人小冰出版第一部诗集、大量初级法律文书已经可以由AI代劳、未来机器人有可能取代70%的人类工作……人工智能的触角正在延伸至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扯动着当下人们的敏感神经。

要“母亲”还是要“保姆”?文学教授激辩机器作诗

2019年孔学堂春季论辩大会开辩

  就在4月13日,2019年孔学堂春季论辩大会以《李白很生气:人工智能能写诗?》为辩题,再次触发了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敏感神经。论辩会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严寿澂、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陈跃红、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王兆鹏、中山大学特聘研究员程羽黑四位教授针对人工智能能否对文学创作造成影响展开激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作学术主持。

对于文学本身,

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后果?

  当人工智能写出第一部诗集的时候,人们发现机器人已经不再是帮助人类打扫庭除的简单工具,而是可以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深度学习的算法进行“像人类一样的”创作。面对如此的飞速发展,胡晓明教授抛出了问题:“我们这些诗人以后是不是会失业没事干呢?那中文系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机器的技术而叫“中文技术系”或者“中文人工智能系?”

要“母亲”还是要“保姆”?文学教授激辩机器作诗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严寿澂

  “取代文学谈何容易!”严寿澂教授回应道,人工智能背后依然是人在操作,其本质就是数据。这些数据从哪里来,正是千百年过去的作品,可以说人工智能没有独创的能力。虽然人工智能有深度学习的能力,但“问题是假定它选出来好的标准是什么?过去认为好的现在标准变了,机器是否知道,这是个问题。”“写诗的话,人工智能最多是模仿,至少现在还没有出现优秀的诗歌作品可以跟杜甫之类的媲美。”

人工智能写的诗没有情感?

没有创造性?

  与严寿澂教授持相同立场的程羽黑教授进一步表示,“人工智能没有类似于人类的审美。人工智能写出的诗,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他解释道,我们读一首诗时,会体会诗句背后的隐喻。但人工智能写的诗,即使有漂亮的句子,也只能是模仿人组合字句,不可能有隐喻,没有背后的所指。“诗歌主要是情感,人类的情感机器人是无法计算的。”人工智能写的只能是低层次的类型文学,很容易代替郭敬明,但永远代替不了李白杜甫。如果说人的文学是母亲,机器作诗是保姆,要母亲还是要保姆,保姆能否代替母亲,这是问题。

要“母亲”还是要“保姆”?文学教授激辩机器作诗

中山大学特聘研究员程羽黑

  对此,王兆鹏教授等都有不同的意见。虽然它目前不能够理解人类的情感,但是今后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计算机可以随时感知我们人的情感。人类情感被计算机感知、记录并理解甚至悟得,那么人类的情感再幽缈的情感人工智能都能理解。古典诗中的语汇、意象、现成思路本身就已经存贮了情感。人类早就生活在最大的虚拟即文字的文明中。前人的诗文和现成的思路可以有助于激发起一种情感来。像王昌龄的《诗格》,就提到他随身带一个专门感发诗意的卷子,用现成的句子或语汇来帮助诗歌的感发。机器写诗与可以有助于情感的产生。因文生情,恰恰是机器人写诗的极大优势。至于创造力,现在作断言还为时过早。毕竟才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母亲”与“保姆”,不是对立的两元,不是只有唯一的选项。

人工智能将产生新的文学类型?

  与严寿澂教授、程羽黑教授持相反立场的陈跃红教授和王兆鹏教授则对人工智能创作抱持积极态度。陈跃红教授直接指出:“我认为人工智能写作是一个趋势,它为我们增加了一个新的文类,这个新的文类不会使过去的诗歌消融,但是新的文类出现,我们为什么不欢迎它呢?”

要“母亲”还是要“保姆”?文学教授激辩机器作诗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陈跃红

“诗是人类的诗性思维、形象思维的语言载体。诗歌上更加有一种非语法不可捉摸性,这是诗人成功的标志。同样,人工智能创作时,借助大数据、借助诗歌规则的数据库,借助写诗的各种情感,那它写出的诗怎么可以说不是诗?它只是一个新型的诗。”陈跃红教授进一步举例,微软机器人小冰已经写出3万多首诗,精选300多首出了一本纸本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在市场上卖得很好;2016年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更是入围了日本“星新一文学奖”,“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时代的巨大变化。新的文类正在出现,我们要为我们的职业和我们的文学进行新的思考,而不是守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成不变,这样我们会失去历史的机会。”

 

要“母亲”还是要“保姆”?文学教授激辩机器作诗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王兆鹏

  王兆鹏教授还认为,机器写诗背后虽然没有一个活生生的诗人,但可以作为一种脱离创作者而独立存在的文学类型。“文学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离开作者是没办法理解的;而另一种是离开了作者还是可以理解的,机器写诗就可以是这一种。”,“机器写诗其实是一个新的门类,就像我们写字有印刷体也有手写体一样,它不是要替代人写诗,而是帮助人把诗写得更好。”

对于未来文化,

人工智能到底是福还是祸?

  机器人“进军”创作界,这在唐代诗人李白所处的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但却是当下人类所面临的现实。胡晓明教授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像稻香老农、九歌、小冰等人工智能已经写出诗,这是事实。即便它们的水平无法企及李白、杜甫等人,但若是未来出现许多人工智能写的优秀诗歌,那对整个文学生态也会带来巨大影响。”

要“母亲”还是要“保姆”?文学教授激辩机器作诗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

  那么,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到底是福还是祸呢?四位教授分析了人工智能的优劣之后,达成一些共识:一、人工智能一定会带来文学生态甚至文化生态的重大改变,不应只是自然科学加以研究,人文学科也应及时参与研究,做出对策。二、人工智能文学也有两面性,必须加以控制和防范。陈跃红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类型化写作的膨胀,产生大量程序化、数字化的作品供大众消费,而具有批判性、创新性和继承性的作品可能会被削弱。严寿澂教授则认为,假定人类不控制技术,将来就会造成伦理问题。此外,少数人对技术的控制也会加剧人类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三、人工智能不是狼与人的关系,而是人的物性与物的人性的辩证关系,我们不能用黑白二分的方式来看待人工智能,未来的世界,可能很大的问题是如何人机相处、人机互动,人机互利的世界,无论是情感、创造力与思想性,人机之间都是可以互为缘助的。

要“母亲”还是要“保姆”?文学教授激辩机器作诗

论辩主题同样引发了不少观众思考

台上学者热烈讨论,台下不少观众也在论辩会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刘田提出了自己的疑虑:“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生活是的丰富和便利,但是人类的精神生活也能通过技术来提升吗?我个人是持否定态度。”贵州中医药大学学生钱洪元持乐观态度,“作为医科生,能体会到技术发展对医疗水平和人类健康带来的进步。”贵州财经大学刘世远则认为:“当人工智能真的能替代人类去工作,我们很有可能就会沦为机器人的宠物。因此必须要控制和防范。”

  胡晓明教授在论辩中还提到,“文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它对我们生活世界的判断、尖锐的洞察,甚至带来的批判,因为文学家就是有思想的,就是关心我们的时代、关心我们的人性,关心我们时代所存在的问题。那么人工智能有洞察力吗?能够看到我们根本的症结吗?”而这一问题,在短短的2小时论辩会中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答案,或许在未来人类发展中也将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但论辩会非常重要的宗旨就是不要把现场的结论交给大家,那是教堂的做法。而是充分把一个问题的方方面面的意义、思想、观念、知识,充分的展开,让大家在这个地方得到一个思想的集大成,得到一个分析的享受。”

记者:田钰琳

要“母亲”还是要“保姆”?文学教授激辩机器作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孔学堂):要“母亲”还是要“保姆”?文学教授激辩机器作诗

About the Author: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