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译者简介
尹倩,广州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数字人文和网络文学,关注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方法论,新媒体艺术理论。
肖爽,爱尔兰科克大学
数字人文系博士在读
研究方向为面向深度学习的批评理论,关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析,符号学,以及新媒体艺术理论。
内容简介
《新数字人文导论》(A New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是Blackwell Companions to Literature and Culture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新数字人文导论》第一版受到数字人文研究界一致好评,本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以提供数字人文技术、方法和实践等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为探索数字人文的基础设施、创造、分析、传播,以及探究数字人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目录
第一章 基础设施 / Infrastructures
1. 比特和原子:人文学科中的物理计算和桌面制作
2. 数字文化遗产中的具身化、缠绕性与沉浸式
3. 物联网
4. 协作和基础设施
第二章 创造 / Creation
5. 交叉学科的产生
6. 新媒介和建模:游戏和数字人文
7. 数字人文教育研究中的探索性编程
8. 制造虚拟世界
9. 电子文学与数字人文
10. 社会化学术编辑
11. 人文学科中的数字方法:理解和描述数字方法在各学科中的应用
12. 定制访问内容
13. 昔日的辉煌:数字人文学科中的复古计算
第三章 分析 / Analysis
14. 绘制地理空间转向地图
15. 音乐信息检索
16. 数据建模
17. 数字人文学科中的图形化方法
18. Zen与关联数据的艺术:人文知识语义网的新策略
19. 文本分析和可视化:量化意义
20. 人文学科中的文本挖掘
21. 文本学术与文本编码
22. 数字物质性
23. 螺旋解释学和解释学:解释学的计算性
24. 当研究文本是音频文件时:数字人文学科中声音研究的数字工具
25. 多维度文本标记
26. 分类及其结构
第四章 传播 / Dissemination
27. 集合访问、文本分析和实验的中介:界面
28. 拯救比特:永远的数字人文?
29. 数字人文中的众包
30. 同行评审
31. 硬约束:在数字人文中设计软件
第五章 数字人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Past,Present,Future of Digital Humanities
32. 超越数字人文中心:数字人文的行政景观
33. 理清数字人文
34. 数字文学史的性别化:数字人文的价值所在
35. 数字人文的前景和数字学术的争议性
36. 构建理论还是建构的理论?一个数字人文核心的紧张问题
译者的话
继2004年《数字人文导论》(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十余年后,苏珊·施莱布曼(Susan Schreibman)、雷·西门子(Ray Siemens)和约翰·安斯沃斯(John Unsworth)再度合作编写《新数字人文导论》(A New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所收录文章广泛涵盖了当时数字人文“大帐篷”下的诸多领域。尽管随着技术不断更新,数字人文的方法论和研究对象也在不断拓宽,但本书作为数字人文导读类书籍,不仅是很好的入门读物,而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国内数字人文快速发展的当下,本书将带领我们认识、理解并反思数字人文的各个方面,对中国数字人文研究有较强的启发性。
“数字人文”作为一个舶来概念,自21世纪初期进入国内学界,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成立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到搭建数字人文研究平台,再到完善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短短20年,数字人文在图书馆与情报信息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领域不断被实践和应用,但也存在理论误用、边界模糊的现象。因此,数字人文在实现其中国之旅的过程中,如何扎根中国学界土壤并使其始终充满生命活力,成为众多学者进行数字人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本书作为“数字人文”领域的开山之作,奠定了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对国内数字人文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
★
编辑:张祖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批评理论研究):新书速递||上大文艺学之未名译库:尹倩、肖爽翻译的《新数字人文导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