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案例分享 | “衰老的意义:The Resemblage Project”评介


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冯惠玲教授、加小双副教授主讲的《数字人文导论》是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数字人文荣誉辅修学位”系列课程之一,选课学生涵盖本、硕、博。课程内容包括数字人文导论(理论讲解、案例分享)和数字人文项目设计(实践操作)。


本系列推文共12期,是该课程学生课堂展示的成果报道。第九期由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1级数字人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罗娜和王文斐共同完成,以Resemblage项目为研究对象,对该项目的背景、内容、成果、特色等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对该项目进行评析,总结对今后数字人文项目的启示。





衰老是什么?

衰老意味着什么?


Growing Down

以上为Resemblage项目中的视频之一。本项目希望通过促进加拿大多伦多市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者、艺术家、活动家和社区成员参与,从交叉性和聚集性的角度探索老龄化,富有想象力地探索着“衰老意味着什么?”的问题。


1 项目背景


衰老是一种普遍性经历:我们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老。然而,当前的年龄研究(对年龄、衰老和老年的批判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白人、西方人和女性的经历上。Resemblage项目希望通过对年龄、种族、性别、阶级、性、地理、公民身份、信仰、能力等方面的交叉点进行描述和理论化,影响现有的年龄研究,使其更接近于多伦多斯卡伯勒甚至更多地区学习者的生活经历。

本项目最初源于多伦多大学Andrea Charise教授设计的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Aging and the Arts 课程。该课程是斯科伯勒分校开设的健康人文系列课程之一,旨在关注老年人在艺术中的表现,及创造性参与、基于艺术的治疗和涉及衰老过程的以人为本的研究计划的作用。

Resemblage项目最初由课程学生参与,并形成以老师和学生为中心的团队核心。

课堂案例分享 | “衰老的意义:The Resemblage Project”评介

图1 项目网站视频


2 项目简介


课堂案例分享 | “衰老的意义:The Resemblage Project”评介

“Resemblage”是以下三个概念的混合体:

  • “相似性”(Resemblance)

  • “组合”(Assemblage)

  • “年龄”(Age)

Resemblage项目是一项由Andrea Charise指导其6名学生策划的代际数字叙事计划,它以探讨“衰老的意义”为主题,采用数字叙事的方法,对年龄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的表述,特点是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经历和评价的镜头来解释变老。为满足对反映深刻差异的衰老故事的需求,同时在不同的老龄化经历中寻找共通点,Resemblage项目致力于邀请、汇集和富有想象力地呈现衰老的故事。

项目于2019年6月首次启动,并于2021年春季进行了重大更新。通过让来自全多伦多市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者、艺术家、活动家和社区成员参与,力求从交叉性和聚集性的角度探索老龄化,富有想象力地探索“在加拿大衰老意味着什么?”的问题。

团队成员

课堂案例分享 | “衰老的意义:The Resemblage Project”评介

课堂案例分享 | “衰老的意义:The Resemblage Project”评介

向右滑动查看 


呈现方式

数字叙事是一种第一人称叙事,基于“我们都是自己生活的专家”这一原则的艺术表达和理论创作模式,可使叙事者结合视觉和听觉等多种媒体形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形成可以广泛共享的短视频。


本项目中运用数字叙事的优点可总结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健康人文学,理解衰老的含义;用艺术方式呈现故事,使叙事更具艺术性,更好地传播叙事故事;强大的交互性,鼓励公众参与;等等。



网站简介


课堂案例分享 | “衰老的意义:The Resemblage Project”评介

图2 网站导航栏

故事库(Story Bank)是网站故事呈现的主要方式,网站收录了18个视频,各位参与者结合自身经历以视频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对于衰老的定义,秉持着“当我们深入倾听和讲故事时,我们就会建立一个公正和健康的世界”理念去展现项目背后的深层人文价值。

课堂案例分享 | “衰老的意义:The Resemblage Project”评介图3 故事库部分故事一览

圆桌会议


圆桌对话分别在Resemblage项目两个阶段的合作工作后(即2019年5月和2021年6月进行,两次对话的参与者为两组讲故事的人。



第一次会议:2019年5月

项目成员分别介绍各自的专题性故事及其内在含义,Andrea Charise引导讨论数字叙事→简单、方便、易于传播,更具创造性和艺术性;并探讨目前年龄研究和数字叙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种族和代表性问题、从跨学科潜力到创造性实践、缺乏理论。


主要讨论主题:

数字叙事在年龄或衰老研究中的潜力是什么?

跨学科工作能做什么?

个人故事背后的深层价值是什么?


01


第二次研讨:2021年6月

这次的会议是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举行的,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和边缘化群体。因而在讨论过程中,项目成员更加强调他们作为叙事者所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向公众“讲故事”,也应该要主动去聆听他人的故事。

会议讨论的重复主题贯穿于创作过程,在最终产品中也有呈现。

这次的会议也标志着Resemblage项目进行了第二轮迭代更新。


主要讨论主题:

不同文化对年龄、死亡和时间的不同态度;

老龄化中的“不存在-存在”概念。


02

3  项目特色
  • 公众参与:作为2020届数字人文奖的最佳公众参与奖获得项目,Resemblage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广泛的公众参与。通过让来自全市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者、艺术家、活动家和社区成员参与,从交叉性和聚集性的角度探索老龄化。

  • 人文关怀:Resemblage项目以人为中心,聚焦人的衰老的问题,以人文主义的方式思考健康和衰老,用一种艺术性的方式探讨衰老背后的意义,体现了对老年人和边缘化群体的人文关怀。

  • 记录详实: Resemblage项目在网站上传两次圆桌会议的PDF文档记录,对自己的项目讨论进行详实的记录,有助于访客加深对项目的了解。

  • 跨界交叉:Resemblage项目中的作品涉及了艺术学、社会学、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最终都落脚于“衰老”这一共同话题上,以数字叙事的方式呈现,体现了一种包容性。

  • 角度新颖:Resemblage项目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具有文化底蕴的数字人文项目,它关注人本身,用数字化的方式记录和讲述关于衰老的故事,它背后体现的人文关怀和这种媒体形式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 数字叙事:Resemblage项目与传统叙事方式相比,更加注重交互性,即尽可能将叙事过程的控制权让渡给读者或用户,共同探索生命历程的积极价值。

4  项目启示


  • 创新数字人文项目内容:数字人文项目在从传统文化内容吸取营养的同时,也可以寻求新的切入点。Resemblage项目结合数字叙事等数字技术,探讨衰老的意义,关注社会边缘群体,体现了社会性的人文关怀,是数字人文项目的一种新思路。

  • 借助媒体平台提高公众参与度:数字人文是以人文为主、技术为辅的,一个数字人文项目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就是公众关注度和参与度。Resemblage项目的公众参与值得其他数字人文学者和项目学习。
  • 简单而有趣的数字叙事形式促进集体记忆构建:短视频是一种相对门槛较低、有趣生动的形式,叙事者在叙事过程中借助影像、文字、声音等要素形成了极具表现力的叙事作品。本网站以陈列不同叙事者创作的个人数字叙事作品的形式来呈现记忆、衰老等要素,来呈现城市共同记忆,促进记忆的共享与留存。


END



图片、视频 | The Resemblage Project

编辑 | 王文斐 罗娜

排版 | 王文斐 罗娜



课堂案例分享 | “衰老的意义:The Resemblage Project”评介

公众号账号:rucdh2019

网址:http://dh.ruc.edu.cn

邮箱:rucdh@ruc.edu.cn


课堂案例分享 | “衰老的意义:The Resemblage Project”评介

中心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集人民大学多学科优势,秉持融合文理、协同创新之理念,开展数字人文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数字人文研究):课堂案例分享 | “衰老的意义:The Resemblage Project”评介

About the Author: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