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前沿 |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第2期目次与摘要

DH前沿 |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第2期目次与摘要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

期刊简介

本期刊创立于2017年,由台湾数位人文学会(http://tadh.org.tw/ )所主办之半年刊,旨在促进数字典藏与数字人文相关的研究学者的讨论和交流,并朝向成为引领数字人文研究的国际期刊来迈进。

数字人文是利用数字资源及信息科技所进行之人文研究,特别是单凭传统人工方法难以进行、唯有藉助数字科技方能从事的人文研究透过人文学者与信息专家不断地对话与交流,跨越学科知识的藩篱,整合不同数据类型与分析技术,发展出具跨学科与跨领域特色的新研究议题与新研究方法,进而推动人文研究的反思与转型。

本期刊创办的目的,即是要促进人文领域与信息科技的对话交流,共同探讨如何透过数字科技与人文研究者之学术专业的结合,促使数字资源运用成为知识活化与创造的重要方法,带动数字人文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期推送

本期推送将为你带来《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期刊》

2期的目次与摘要,让你第一时间了解台湾地区的数字人文研究前沿动向。

DH前沿 |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第2期目次与摘要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2

Journal of Digital Archives and Digital Humanities

出版商:臺灣數位人文學會 & Ainosco Press

出版日期:2018-10-01

收录文章:5篇

DOI : 10.6853/DADH

A1

A Critical Approach to Digital Humanities: Examining the Subjective Sphere

  数位人文中的批判取径:

论数字科技对主观经验之影响

栏目:观点

语言:英文

页次:1-13

 

作者:Paolo Casani

摘要(译):数字人文不同于传统人文学的思想及方法,其较偏重数字科技的应用,目前数字人文着重数据化后的数据分析,反而失去了传统人文学分析中丰富多元的主观经验。作者指出数字科技对我们影响深远,任何人类处境的讨论都无法逃避对于科技的反思。本文从人文学角度出发,提出崭新的角度批判数字人文。站在人文学群的角度,数字人文的本质为Latour(2014)提出的物质性(materiality)概念,其探讨范围不应去脉络化。作者特别提到Berry(2011)提出之批判的转向(critical turn),指出数字人文研究可把性别、种族、意识形态、政治等过去较不受数字人文重视的议题,导入数字人文的研究取向。因此,在特定时空背景下产生的主观经验分析应为数字人文研究的起始点,让数字人文回到人文学对文化和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的研究,对人所在的处境作出反思。

关键词(译): 批判的数位人文;主观视角; 物质性;人文的取径

A2

Navigating the Forest Through the Trees: Visualizing Character Paths Through Shakespeare’s As You Like It

以树见林:可视化莎士比亚作品《皆大欢喜》之角色路径

栏目:研究论文

语言:英文

页次:15-48

作者:Brian J. Kokensparger

摘要(译):数字人文的出现让研究者可以跳出传统文本分析基于细读(close reading)的理论框架,扩展研究至远读(distant reading)。本文以 Visualizing English Print(VEP)网站提供的 Ubiqu+Ity工具,分析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中所有主要角色的对话。Ubiqu+Ity有数种语言行动种类(language action types, LATs),可把对话分类为相关的对私自的(relational versus selfish),与活跃的对沉思的(active versus reflective)。这些分类创造了一种可用可视化方式分析角色在戏剧中的发展路径的方法,称为角色路径行走法(character path walk)。以《皆大欢喜》的剧本为例,在初步分析时,可在次要角色如菲比(Phoebe)和西尔维厄斯(Silvius)的对话中发现戏剧性的弧线。套用上述的可视化方法,亦能识别罗莎琳(Rosalind)在剧本初期的角色定位为催化剂,以及为菲比和西尔维厄斯的调解人。未来的研究可用角色路径行走法,对莎士比亚不同的戏剧文集中的角色作更多的比较分析,亦可延伸至分析早期的现代戏剧文集。

关键词(译): 语料库语言学;文本分析; 数据可视化;近代早期英国戏剧

A3

《史记》作者数字化研究初探:

以三十世家虚字字频为例

  Digital Humanities for Authorship Attribution Problem of Shiji: Based on Frequency of Function Words Within the Hereditary Houses Section

栏目:研究论文

语言:繁体中文、英文

页次:49-69

作者:邱诗雯(Shih-Wen Chyu)

摘要:《史记》成书主要历经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二人之手,司马迁根据父亲部分旧稿,撰成《史记》。今本《史记》除司马谈、司马迁之外,亦包含褚少孙的续补。本文运用DocuSky平台中「文本词汇频率统计工具」,以《史记》三十篇世家文本为对象,探讨各篇文字使用词频的异同。先参考《史记》虚词研究成果,选出量化目标物,就其分布进行统计检定。再以续史者续补段落文字作为复核的对照组,比较司马谈、司马迁、续史者三人运用虚词字频是否有所差异。则透过此数字人文工具的辅助,能迅速从事文本词汇频率的统计,较为客观左证《史记》 世家篇章作者的异同。以数字人文研究方法,补强当代《史记》学研究成果。

关键词:史记;司马谈;司马迁;词频;数位人文

A4

DocuSky:个人文字数据库的建构与分析平台

DocuSky: A Platform for Constructing and Analyzing Personal Text Databases

栏目:数位工具介紹

语言:繁体中文、英文

页次:71-90

作者:杜协昌(Hsieh-Chang Tu)

摘要:随着数字人文领域的开展,学术或大型机构所开发的传统典藏数据库,已不再能满足研究者的需求。这些典藏库虽然能提供质量良好的文本,但内容的修订扩增速度相当缓慢,也缺乏数字工具来帮助用户对感兴趣文本进行更深入的分析。DocuSky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数字人文研究平台。它允许用户上传全文、诠释数据、以及经过标记的文本,来建构属于个人的文字数据库。用户对这个数据库的内容,拥有完整的控制权。一旦数据库建立,用户可以利用平台所提供的多种开放工具,对数据库内容进行存取与分析。在系统设计上,DocuSky主张文本与工具必须分离、用户接口必须可在浏览器上操作。论文也举出一些实例,说明这样的主张如何被应用于工具开发中。

关键词:DocuSky;个人文字数据库;系统架构;文本统计分析;数字人文研究平台

A5

从CBDB到TBDB:

以《新修彰化县志.人物志》为试金石

 From CBDB to TBDB: The "Treatise of Historical Figures" of the New Edition of Changhua Local Gazetteer as a Starting Point

栏目:数位工具介紹

语言:繁体中文、英文

页次:91-115

作者:张素玢、李宗翰、李毓岚、李昭容、顾雅文、柯皓仁、谢顺宏

摘要:台湾历史人物传记数据库(Taiwan Biographical Database, TBDB)的建置计划,源自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CBDB)的启发,期望能提供台湾历史人物传记数据的文本探勘、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及相关软件服务,梳理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开拓台湾史的研究视野。基于建置者对资料的掌握度及著作权的取得,建置团队首先选择四位人文学者成员共同编纂的《新修彰化县志.人物志》做为文本来源,其体例统一、考订严谨,含括各时代、各类型人物,是TBDB良好的试金石。除了借镜CBDB,建置TBDB的重点在于依照台湾的时空环境,设计符合台湾历史的人物属性类别。目前初步完成检索服务、人物地域分布及社群关系分析等功能,开放学界利用以除错优化,未来将朝提升数据的量与质以及开发新工具努力。

关键词:数位人文;人物志;台湾历史人物传记数据库;文本探勘;社会网络分析

EN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数字人文研究):DH前沿 |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第2期目次与摘要

About the Author: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