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一周前关于数字人文成果的推文引发大家的高度关注 ➡️ 数字人文| “高迁数字记忆”网站荣列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唯一单村特展、上线“学习强国”平台!项目成果荣获一系列国内外奖项!读者提出,希望多介绍一些国际数字人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奖项特别是项目成果。在中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档案那些事儿”选择了三则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自然灾害频仍的日本的数字人文获奖项目,并对项目特点以及对档案开发利用的启示与借鉴展开分析,以回应和满足读者的需求。


本文看点

国际“数字人文奖”(DHA)概述

突发事件数字人文项目特点分析

对突发事件档案开发利用的启示

数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技术手段


近年来,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从汶川“5·12”大地震到日本“3·11”大地震、从巴黎圣母院“4·15”严重火灾到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再到三年来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虐……,这些成为人们在经历刻骨铭心的伤痛的同时构建灾害记忆的重磅素材。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引言

2007年。我国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界定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放眼国外,日本作为全球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以本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主题,关注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并与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相融合,在构建、保存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记忆方面作出了诸多探索,成为日本数字人文项目的典型特点之一。此次推文旨在介绍日本三则典型的重大突发事件数字人文项目,分析归纳其特征,从中发现对档案部门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和方法开展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参考价值与启示意义。

数字人文奖”(Digital Humanities Awards,DHA)是国际数字人文项目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奖项之一,由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詹姆斯·卡明斯(James Cummings)2012年倡议设立。该奖项评选延续至今,每年由国际提名委员会(International Nominations Committe)负责组织并监督评选,经过公众提名、委员会遴选入围项目与开放投票,评选出一系列年度奖项的获得者。[1]自2012至2021年,“数字人文奖”已累计评选出654项获奖项目,涵盖“最佳数字人文公众参与应用”(Best Use of DH For Public Engagement)、“最佳数字人文工具”(Best DH Tool or Suite of Tools)、“最佳数字人文数据可视化应用”(Best DH Data Visualization)等13类奖项。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最佳应对COVID-19数字人文项目”类别标识

(图源“数字人文奖”网站)


在654项获奖项目中,有3项日本研发的突发事件档案类数字人文项目,分别为:“广岛档案”(Hiroshima Archive)、“亚齐海啸档案”(Aceh Tsunami Archive)和“冠状病毒档案@关西大学”(Corona Archive @ Kansai University),其项目主题分别聚焦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印度尼西亚亚齐特区海啸灾害以及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

「点击了解2021年“数字人文奖”的获奖项目介绍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广岛档案”

(Hiroshima Archive)[2]

(一)

项目简介

该项目以日本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爆炸以来66年(1945~2011年)的大量档案文献资料为基础,与最新的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旨在延续2010年发起于网络的“长崎档案”(Hiroshima Archive)项目的未竟使命,将原子弹爆炸案事件幸存者的经历和信息传递给后代。

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东京大学教授、东京都立大学客座教授渡边英德(渡邉英徳)(Hidenori Watanave),也包括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东京都立大学(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广岛女学院(Hiroshima Jogakuin)、广岛计算机学院(Hiroshima Computer Academy)的教师与学生志愿者。该项目获2013年“最佳数字人文可视化或图表”(Best DH visualization or infographic)二等奖。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及其引发的海啸,使得宫城县仙台市受损严重,此后发生的核反应堆事故更是对日本民众带来了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广岛档案”项目的使命原本是将广岛的故事传递给后代,但由于3月11日大地震的发生,使得项目的使命进一步拓展为“了解过去的悲剧、感受参与并用你自己的语言传递给后代”,项目方由此寄希望于受到更多民众的关注。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原子弹爆炸一年后的广岛

(摄于1946年8月6日,图源网络)

(二)

项目目标

项目具有两个显著目标:

一方面,构建广岛原子弹爆炸案的数字档案资源汇集。“广岛档案”项目利用“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技术,对从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広島平和記念資料館)、广岛女学院同学会(広島女学院同窓会)、八王子原子弹爆炸受害者会(八王子原爆被爆者の会)、中国新闻社等13种渠道征集的档案资料和数据进行集成呈现,涵盖大约170组公众证词和150张照片,旨在为社会公众全面还原广岛原子弹爆炸案的真实历史。通过该网站,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时空呈现的广岛全景,也可以浏览广岛原子弹爆炸案相关的幸存者账户信息、照片(含航空照片)、地图、3D地形数据、建筑模型等。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依托数字地球呈现的“广岛原子弹”网站界面

(图源项目网站)


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公众打造广岛原子弹爆炸案的记忆共同体。项目团队通过与当地高中生和来自全国的志愿者合作,收集原子弹幸存者的各种信息,并借助数据库技术创建了一个“记忆社区”。另外,项目团队利用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从世界各地收集抵制核武器信息,致力于将“广岛档案”建设成为一个社会公众在现实世界和网络空间中分享历史记忆、传承当代信息、收集未来故事线索的综合性信息平台。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项目方开发“广岛原子弹”应用程序界面

(图源项目网站)


“广岛档案”项目链接:https://hiroshima.mapping.jp/index_en.html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亚齐海啸档案”

(Aceh Tsunami Archive)[3]

(一)

项目简介

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影响下,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档案馆失去了80%的照片档案,亚齐文献信息中心几乎失去全部馆藏文献资源。受此影响,“亚齐海啸档案”项目致力于建设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数字档案资源汇集,其目的是面向全世界传承、保护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遭受海啸、恢复重建的记忆。

项目方致力于根据GPS信息开发能够在iPhone摄像头上显示存档数据的AR应用程序,通过将过去的数据和现在的场景重叠,向用户展示现实灾情。项目发起主体包括首都大学东京系统设计学部(首都大学東京システムデザイン学部)、京都大学地域研究统合情报中心(京都大学地域研究統合情報センター)、首都大学东京网络设计工作室(首都大学東京ネットワークデザインスタジオ)等。该项目获2013年“最佳数字人文可视化或图表”(Best DH visualization or infographic)奖项提名。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亚齐海啸档案项目AR应用程序界面

(图源项目网站)

(二)

项目内容

1. 在“亚齐海啸档案”项目中,用户可以借助“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的3D地理特征浏览海啸后收集的灾民证词和照片。

2. 证词材料由面部图标呈现,当用户单击时,在气球中可以以印度尼西亚语和日语形式显示摘要、从页脚链接到证词的原始数据信息(PDF)。证词材料按照亚细亚州文书馆(アチェ州文書館)编辑、发布的“海啸及其故事”(2005年10月出版)相关内容依次出版。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利用Google Earth的3D地理特征浏览灾民证词

(图源项目网站)


3. 照片数据通过空中的图标显示为图片叠加层气球状图标。通过时间滑块可以按时间范围缩小显示范围。由于过去的卫星图像记录在Google地球上,因此用户可以感受海啸前后的变化,以及城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恢复情况。图片叠加层显示带有超链接的每个国家新闻站点上发布的照片。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按时间顺序呈现的建筑图片叠加层效果界面

(图源项目网站)


4. “亚齐海啸档案”项目包含其他多种数据。例如,海啸上升量的条形图、显示支持国家的线条等等。其中,海啸上升量的条形图是根据“藤間功司氏”国防学院网站发布的KMZ数据创建的。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海啸上升量条形图

(图源项目网站)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支持国家的线条显示

(图源项目网站)

(三)

项目评价

该项目的“介绍”(Introduction)部分,翔实展现了三位项目负责人对“亚齐海啸档案”项目开发过程和社会影响的评价:

1. 东京都立大学系统设计学系渡边英德博士:“该系统设计与‘档案系列’项目(长崎档案、智能手机应用、广岛档案、东日本大地震档案、地震灾民行动档案、地震大数据、冲绳和平学习档案、亚齐海啸档案)的共同点在于,京都大学地域研究统合情报中心和西阿克阿拉大学灾难预防研究生院提供了有关印度洋海啸的多元数据,通过将其映射到“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上,用户可以通过放大、缩小或平移操作浏览数据。亚齐的学生一致表示‘海啸的记忆正在消失’。这与日本海啸受害者的反馈有所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学生们正在积极继续他们的研究活动,将海啸记忆与未来联系起来。”

2.京都大学地域研究统合情报中心山本博之博士:“从灾难中恢复的过程对人类来说是共同目标。一些标志性的古迹仍保留在受灾地区,而在重建过程中,城市风貌完全发生了变化,因此,每年城市风貌的变化都值得记录。自2004年12月以来一直保存在亚齐海啸档案馆中的档案,其中包含的幸存者照片和声音,将成为促进受灾重建相关知识共享的有用载体。”

3.京都大学地域研究统合情报中心西芳实博士:“亚齐曾经是一个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是连接印度洋和东南亚的东西方贸易节点。在长达30年的武装冲突中,该地区长期与世界隔绝,但现在又重新开放。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后,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亚齐参与救灾和恢复工作。我希望亚齐海啸档案项目能帮助加强亚齐人民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


“亚齐海啸档案”作品链接:http://aceh.mapping.jp/index.html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冠状病毒档案@关西大学”项目

(Corona Archive @ Kansai University)[4]

(一)

项目简介

关西大学亚洲开放研究中心(KU-ORCAS)着眼于前所未有的疫情危机,以面向关西大学留学生、教职员工、文职人员和校友及其家属等群体征集的283项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文本、图像、视频等形式的档案资料为基础,旨在建立名为“Corona Archive @ Kansai University”的新型冠状病毒数字档案汇集,促进新冠肺炎疫情社会记忆的记录和保存。

“冠状病毒档案@关西大学”项目注重对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数字化后的档案资源进行详细著录有序组织,著录维度包括标题、内容、形成日期、贡献者、地理范围、载体类型、资源集类别等,涉及地图、时间线两种高级检索功能。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冠状病毒档案@关西大学”资源呈现界面

(图源项目网站)


该项目获2020年“特殊类别:最佳应对COVID-19数字人文项目”(Best DH Response to COVID-19)的提名奖,最初发布于2020年4月17日,系依托“关西大学数字档案附录”(Kansai University Digital Archive ANNEX)设立的用户参与型的数字档案项目。


“冠状病毒档案@关西大学”项目链接:https://www.annex.ku-orcas.kansai-u.ac.jp/s/covid19archive/page/covidmemory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日本突发事件

档案类数字人文项目的特征


数字人文展现了数字技术与人文问题融合的新型姿态,其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项目制”运行模式的结果。通过对日本“广岛档案”“亚齐海啸档案”“冠状病毒档案@关西大学”三则数字人文项目的介绍和分析,可以梳理为以下特征:

第一,注重资源的全面采集与开放获取。数字人文项目是集资源、人员、时间、资金等多元要素集成的系统性任务,其中的资源要素在数字人文项目设计前端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以日本突发事件类的三则数字人文获奖项目为例,其本质几乎都是与特定突发事件相关的数字资源汇集,其中又以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数字档案资源占据主要地位,这与强调还原突发事件历史的真实性相契合。比如,“广岛档案”项目选取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广岛女学院同学会、八王子原子弹爆炸受害者会、中国新闻社等13种渠道征集到大约170组公众证词和150张照片,资源来源兼具官方性社会性,为项目后期设计与开展发挥了保障作用。

徐彤阳、顾婷婷在研究中发现,日本数字人文项目研究的开放化程度高,集中表现为研究资源的获取、研究团队的组成、研究方法的采用到研究成果的发布等环节均积极推进数据的开放与共享。[5]以突发事件为主题的日本数字人文获奖项目同样呈现出这一特点,如“冠状病毒档案@关西大学”项目突出强调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开放和检索方式的便捷性,在对283项文本、图像、视频等档案资料进行细致著录的基础上,开发出依据地图和时间线的两种检索功能,很好地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冠状病毒档案@关西大学”项目的研究和利用需求。

第二,倡导多元机构协同参与项目运行。除面向社会公众进行资源征集外,在项目方案设计和具体落地阶段强调社会参与和多元主体协同也是日本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类数字人文获奖项目的另一重要特征。通过对三则项目的参与主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广岛档案”项目的运行主体以高等学校为主,引入志愿者参与模式,具体涉及东京大学、东京都立大学、广岛女学员、广岛计算机学院等多家机构,并吸引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广岛女学院同学会、八王子原子弹爆炸受害者会、中国新闻社等单位提供丰富的档案资源;而“亚齐海啸档案”项目的运行,也离不开日本首都大学东京系统设计学部、京都大学地域研究统合情报中心、首都大学东京网络设计工作室等机构发挥支撑作用。

多元机构参与数字人文项目,充分体现出跨机构主体力量在资源供给、团队搭建、技术配合等方面的突出优势,逐渐演变为数字人文项目的共性特征。但我们也应认识到,在日本这三项数字人文获奖项目中,多元机构参与数字人文项目运行的力量仍较为有限,集中表现为以日本京都大学、东京都立大学和关西大学等高校作为主体力量,而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社会记忆机构在参与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记忆构建中并未形成强大合力。

第三,借助数字技术丰富项目呈现方式。软件、工具和数据的技术维护贯穿于数字人文项目从资源收集、知识组织、知识生产到知识传播的全流程管理,是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的主要流程和核心要素。[6]不同形式的信息技术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字人文项目的呈现方式。总体而言,日本三则重大突发事件类数字人文项目均体现出技术嵌入的核心特征,这同样是突出数字人文中数字客体和技术属性的特征所在。这三项数字人文项目均以专题网站作为主要呈现方式,注重为社会公众打造记录原子弹爆炸事件、亚齐海啸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记忆社区”。其中,“广岛档案”项目使用GPS、AR、数据库等技术,开发出与网站相适应的能应用于IOS、安卓端的应用程序,并录制专题视频在Youtube平台上予以发布,能够满足用户的多重感官体验需求;与“广岛档案”项目类似,“亚齐海啸档案”同样借助运用GPS技术和开发AR应用程序,对数字化的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可视化呈现海啸上升量的条形图、显示支持国家的线条等信息,对于缓解“海啸的记忆正在消失”和促进海啸灾害知识共享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对档案开发利用的启示


2020年12月12日,国家档案局发布《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首次对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的含义和管理要求作出具体规定,第七条明确指出“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工作应当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7],这为我国档案部门立足数字人文的视角开展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广岛档案”“亚齐海啸档案”“冠状病毒档案@关西大学”这三则数字人文获奖项目可以看出,档案以其自身具备的知识价值、记忆价值和遗产价值在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中具有显著且无可替代的资源优势,成为支撑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运行的重要基础。从项目主题来看,三则数字人文项目均冠以“档案(Archive)”之名,实质上都是特定突发事件主题的档案资源汇集。数字人文视角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管理的融合,对档案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带来以下启示:

一方面,资源视角。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衍生性、扩散性等特征,档案部门在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中必须做到快速响应、抢占先机,避免突发事件集体记忆被忽略、被遗忘。具体来说,档案部门要着眼于突发事件的即时性,主动拓展档案资源征集渠道和方式,搭建以“档案文献”为核心的数字人文仓储[8],实现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实物、口述史料、社交媒体信息等多资源的关联与聚合,发挥社会力量在数字人文项目资源获取中的作用,提升社会公众的参与度。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考虑我国突发事件档案管理现状与利用需求,蔡盈芳曾在2020年建议国家档案局应直接牵头组织开展国家突发事件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9],实现专题数据库的在线检索、“一对一”服务、档案编研和知识呈现功能,而这恰恰需要数字人文技术融入其中。

另一方面,主体视角。《“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知识管理、人工智能、数字人文等技术在档案信息深层加工和利用中的应用。”[10]由此,档案部门应立足于自身核心业务工作,积极拥抱数字人文方法与技术,主动谋划、创新开展突发事件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以此提升馆藏档案资源利用能力。在此过程中,档案部门要探索形成与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社会记忆机构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新闻媒体机构、信息服务公司、社会公众(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数字人文项目的运行模式,通过组建一支具备多元学科背景和研究专长的项目团队,实现不同主体在突发事件社会记忆构建中的优势互补。[11]此外,考虑到档案部门在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中可能存在知识储备不足、人员缺乏、技术应用不到位等现实问题,应积极引入突发事件档案类数字人文项目的社会化参与机制,借助社会化数据众包、软件开源、数据开放等形式推动数字人文项目的持续运行。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往期推文荐读

➡️学术新知 |冯惠玲: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数字记忆 ——兼议数字记忆的方法特点(附《数字人文研究》投稿方式)
➡️标准规范|国家档案局发布《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学术新知|论重大公共危机治理中档案工作的参与机制 ——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治理为例
➡️学术新知|突发事件档案知识库构建设想
➡️学术新知|发现、重构与故事化: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数字人文| “高迁数字记忆”网站荣列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唯一单村特展、上线“学习强国”平台!项目成果荣获一系列国内外奖项!

参考文献

[1] 龙家庆,崔浩男,张晨文,等.2012—2019年度国际“数字人文奖”获奖项目概览与解析[J].数字人文研究,2021,1(02):85-98+121-122.

[2] Hiroshima Archive[EB/OL].[2022-03-25].https://hiroshima.mapping.jp/index_en.html.

[3] Aceh Tsunami Archive[EB/OL].[2022-03-25].https://aceh.mapping.jp/index.html.

[4] Corona Archive @ Kansai University[EB/OL].[2022-03-25].https://www.annex.ku-orcas.kansai-u.ac.jp/s/covid19archive/page/covidmemory.

[5] 徐彤阳,顾婷婷.日本数字人文项目探析和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30(03):88-99.

[6] 欧阳剑,蔡迎春,王健.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研究[J].图书馆杂志,2021,40(11):90-98+11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EB/OL].(2020-12-12)[2021-03-25].https://www.saac.gov.cn/daj/yaow/202012/57004c498cb64e5da853329032273a98.shtml.

[8] 张斌,李子林.数字人文背景下档案馆发展的新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19,(06):68-76.

[9] 蔡盈芳.关于建立国家突发事件档案专题数据库的设想[N].中国档案报,2020-02-20(003).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2021-06-08)[2022-03-25].https://www.saac.gov.cn/daj/toutiao/202106/ecca2de5bce44a0eb55c890762868683.shtml.

[11] 王兴广,燕双双.课堂案例分享|“我们的马拉松:波士顿爆炸案数字汇集”项目评析[EB/OL].(2021-11-20)[2022-03-25].https://mp.weixin.qq.com/s/8RwnAODws-0-9PWTlAMU3A.


国际“数字人文奖”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档案资源在数字人文项目中的作用与应用?

档案界主导的数字人文项目具有哪些优势?

哪些技术可用于数字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撰文:王兴广
图片:王兴广、获奖项目网站、网络
编辑:田雨娇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档案那些事儿):国际视野|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三则档案类国际“数字人文奖”(DHA)获奖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About the Author: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