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翠娟]数字人文之热浪潮与冷思考

当期荐读 2019年第2期 | 数字人文之热浪潮与冷思考

图片源自网络

卷首语

夏翠娟(上海图书馆)

2019年1月10日,在第十六届“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上,“大数据视域下数字人文研究”进入201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为近年来快速兴起的数字人文浪潮又增一波推力。

大数据、语义网、机器学习、GIS、数据可视化、VR/AR等技术被广泛深入地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更好地支持基于大规模数据、事实和知识的量化研究和循证实践。催生了文本分析法、社会网络关系分析法、空间分析法等新型研究方法,引入了遥读、开源、众包等理念,革新了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生产方式、研究范式和交流模式。对促进跨领域的对话、弥合学科之间的界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提供研究基础设施的图档博的资源收集、保存、组织和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也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数字人文”作为横跨技术与人文的新兴领域,吸引了大量出版编辑、人文学者和图档博等机构的积极参与。2018年,数字人文热浪滚滚: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下成立了“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下成立了“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上海哈佛中心举办的“中国历史研究的网络基础设施国际研讨会”将汉学研究的数据库、工具、平台尽数网罗,共建网络基础设施形成共识;北京大学举办了第三届数字人文论坛;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的“数字人文与数字学术”分会场成为人气高地;台湾第九届“数位典藏与数位人文国际研讨会”首次将人工智能与数字人文并列,探讨二者之间共通的人文本质。同时,哈佛大学的CBDB、CText,欧洲研究理事会的Markus,浙江大学“学术地图发布平台”,上海图书馆“数字人文关联开放数据平台”,台湾大学“DocuSky数位人文学术研究平台”,上海博物馆“董其昌大展”、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人民大学“北京记忆”等数字人文项目按各自的路线积极推进。这一场场的盛宴,当真是热闹非凡!

在热闹的背后,也有一些学者在思考数字人文的过去、当下和未来。过去,数字人文更多地被当作辅助人文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而非独立的科学或学科。当下,数字人文仍然面临着边界模糊、评价体系缺失、难以被经典人文学者认同、跨学科人才不足、平台建设互不连通、共建共享体系不完善等困境。而未来,“数字人文”是否会成为一个过渡词汇,离不开当下数字人文理论框架的完善、实践应用的协同和务实、教育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健全。

作为基础设施的图档博,是否应该审慎思考自己的角色和定位,结合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集中精力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机构的资源整合、跨领域的知识融通和跨网域的开放获取。近距离倾听研究者的需求,深入了解不同领域典型的需求场景,切实地做好支撑和服务。而作为领域研究学者,是否可以借助图书馆的长期保存职能、知识组织能力和存储计算设施,合作建设领域数据库,成为整个人文研究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合作才能避其所短、展其所长。我们呼吁更多跨领域的对话和跨机构的协同。

本文原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19年第2期卷首语

版权归《图书情报知识》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制版编辑 | 朱静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图书情报知识):当期荐读 2019年第2期 | 数字人文之热浪潮与冷思考

About the Author: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