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
▼
“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是国内第一个面向语言文化而研发的开放式数字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内容涉及北京方言、北京口传文化、北京话土语图典、北京话诗文吟诵、北京地名文化、北京名园楹联匾额、北京三山五园御制诗、北京话研究历史文献等北京语言文化资源,不仅是人们了解认识北京语言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抢救、整理、保护正在迅速变化的北京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在非遗保护、文化宣传、社会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项目于2012年5月启动,于2017年12月19日通过专家鉴定。在北京市语委办公室主持下,市文化、文物、地方志部门及各区语委、文委大力支持,形成国内第一份完整系统的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北京语言文化资源调查报告》(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报告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10余位专家和数十名研究生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开发。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软件由北京语言大学荀恩东教授团队设计开发。
课题组经过多年工作,在语言资源采集、汇聚和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数字博物馆最早在2017年9月首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上对外开放展示。在研发中还编撰了多部北京语言文化读本,如《京腔京韵—北京话例说》《留存记忆—老北京地名文化寻踪》《京韵流芳—北京民间曲艺选介》《古都雅韵—北京名园楹联匾额赏析》《余音回响—老北京俗语民谣述闻》《名不虚传—北京老字号的语言与文化》,这些读本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进一步丰富了北京语言文化研究和传播的内容。
多部北京语言文化读本
“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于2018年正式上传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官网“北京语言文字网”,成为全社会共享的公共文化资源。
↓“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网址↓
(小编注:目前因未知原因,无法访问。以下为之前访问获取内容。)
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包括北京方言、北京口传文化、北京土语词典、北京吟诵、北京地名文化、清代皇家园林御制诗、北京话研究文献、北京楹联8个线上展厅。
其中,包括500多段“口传文化”,除了老北京商业叫卖外,还有数来宝、太平歌词、子弟书、十不闲、莲花落、岔曲等30余种在北京街头巷尾流传的京腔京韵。
“口传文化”页面
对“北京楹联”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北京楹联典藏系统”。
该系统可采用地图模式、景点模式观看。其中地图模式可以看到北京16个区县中楹联的分布地图,点击地图中的点,即可看到楹联的照片、米字格中的楹联书法,以及详细的阅读注释。
今日责编 / 想当主语的副词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汉语堂):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京腔京韵再现北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