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实践与培训经验介绍(视频由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云南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26个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积累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云南省非遗保护工作得到迅速发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奋战在全省非遗保护工作一线,一方面,积极推进保护计划的实施,多措并举,为非遗的传承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不忘初心,牢记非遗生命力的来源与根本,重视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特别是在田野调查实践及培训等基础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部分 工作内容与理念
一、希望在田野,基础在调查,高度重视田野调查实践
田野调查既是认定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基础,也是制定非遗项目保护规划、措施,以及开展相关理论研究的需要。
省中心工作人员常年行走在基层,奔波于田野,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了解非遗保护现状,为非遗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注重与政府各相关部门、大专院校、学术团体、民间组织等保护力量之间的交流协作,自2014年起,先后参与完成了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云南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省委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情况研究”、省标准化研究院“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标准化研究”等诸多课题。
随着国家非遗中心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和文化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广泛开展,省中心以此为契机,培养锻炼了一批熟悉田野调查和数字化技术的专业人员,加强了对基层项目保护单位的指导工作,确保了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图1省中心工作人员采访传承人
图2省中心入村开展田野调查工作
二、根本在基层,核心在队伍,积极开展田野调查培训
非遗保护工作不是短期行为、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性、战略性工程。为了解决非遗保护专业人员匮乏、专业能力薄弱、人才队伍不稳定等制约保护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升保护工作质量和水平,云南省文化厅与省中心于2016年先后举办了两期田野调查业务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田野调查方法、调查报告及申报文本撰写、项目申报片拍摄、档案数据库建设等各个方面。培训对象为全省16个州市文化局、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及129个县区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业务骨干。各州市派领队一名,参训学员数名,包括文字、摄影、摄像等各类专业人员。实际培训过程中,项目所在地非遗中心或文化馆(站)的工作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两期培训共计280余人参加,参与面与影响力十分广泛,收效显著。
图3 2016年11月29日,云南省非遗业务骨干培训班在云南省云龙县开班
作为培训承办单位,省中心按照项目遴选、试点调查、实战训练的“三步曲”开展培训的筹备及组织实施工作。我们共选取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俗、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等6大类别的8个非遗项目作为调查对象。项目选定后,由省中心先行组织田野调查小组前往项目点开展试点调查,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调查成果,再据此设计培训课程,拟定培训方案。
图4 培训班理论课程之田野调查方法
图5学员与白族吹吹腔艺人交流并记录化妆过程
培训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以项目为依托,以州市为单位组成项目组,先集中报到进行理论学习,后分组进驻项目点开展实地调查与培训。学员自带照相机、录音笔、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走村串寨开展调查,专家学者全程参与,提供现场指导和示范。
无论再苦再累,学员的调查材料都会在当天整理完毕,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员还要在培训过程中完成调查提纲、调查报告、调查日志、申报文本的撰写,以及图片和专题片的拍摄、制作等;调查结束后集中展示、分享,并由专家组考核,合格者颁予结业证书。通过这些方式,确保学员真正学有所成,并能够学以致用。
图6 学员认真整理田野调查资料
培训过程中,我们还针对各州市非遗保护的实际情况和重点需求,在培训内容上有所侧重,实现精准施教,最大化提高培训的实用性。例如,怒江州民俗类非遗项目丰富,则重点参加民俗类调查和培训;楚雄、德宏、保山三个州市分别有彝剧、傣剧、皮影戏等传统戏剧类项目,在培训中则编入传统戏剧组,通过对白族吹吹腔项目的调查实践,积累经验、学习技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图7 培训期间,学员在简陋环境中展开讨论
总体而言,田野调查培训瞄准了云南省非遗保护工作的需求与短板,着眼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提升,紧扣实地调查、文本撰写、申报片录制等非遗项目申报认定的关键环节,得到了各州市参训学员的高度认可。学员们走进深山,深入田间,住进村寨,克服了恶劣天气、坎坷路途、停水停电、蚊虫叮咬等诸多困难,表现出了高度的凝聚力和顽强的奋斗精神,增强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意识。2016年,云南省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申报材料质量显著提升,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第二部分 实践经验与启示
田野调查实践和培训,是云南省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也梳理、归纳了其中的经验和启示。
一、充分认识田野调查的重要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非遗田野调查是基础的、必要的,是长期的、全面的,是反复的、多次的,也是跟踪式的、动态性的。只有不断对非遗存续状态、生存环境、传承情况及存在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及时把握非遗的动态变化,为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我们经过两期的田野调查培训,使全省的非遗保护工作者清楚认识到田野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部分州市也相继开办了类似形式的培训班,形成了上下齐心、步调一致的强大工作合力,有效提升了各级非遗保护机构工作人员的田野调查能力和水平,为全省非遗保护工作的提质加速提供了强大动力。
图8 部分培训学员合影
图9学员抓住时机与村民交流
二、遵循规律,放眼长远
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应遵循非遗的发展规律,坚持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原则。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我们虽以项目为依托,但并不囿于项目本身,而是兼顾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例如,对诺邓火腿制作技艺的调查也涵盖了当地传统的制盐技艺,以及与其相关的“盐马古道”文化等;在文山州广南县下者偏村的调查,则囊括了当前非遗保护的十大门类内容,以其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弄娅歪”、传统饮食“花糯米饭”制作技艺,以及传统服饰为重点,点面结合地完成了整个村寨非遗资源的调查记录。
图10 诺邓火腿制作技艺调查现场
图11 培训期间,学员考察盐马古道
此外,我们在调查过程中还重点关注了文化与生态环境、项目与传承人、传承人与其他民间艺人的关系等问题,使调查结果更具全面性和科学性。特别是考虑到非遗的活态流变性特征,在调查的同时即为后期的保护规划提出设想和建议,使田野调查工作真正地服务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例如,在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调查中,专门邀请建筑专业的专家学者对传统民居进行调查勘测,形成数据模型,为传统民居的修缮保护及保护区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依据。
三、理论先行,科学应对调查中的困难和问题
无论是自行组队深入田野还是开展培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先行。调查开始前,详细搜集历史典籍、前人著述、文物古迹等文献资料;调查过程中,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指导作用,综合运用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的调查方法和手段获取信息。由于田野存在一定的未知性,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面临的问题也愈渐复杂,需要调查者科学应对。
图12 培训期间,专家在田野调查现场为学员提供指导
2016年,在文山州广南县调查壮族种神田习俗“获那訇”项目时,由于该民俗活动在村民心中极其庄严神圣,在参加仪式的人员选择上有严格的禁忌,出于对民俗习惯的尊重和对田野伦理原则的遵循,调查组最终放弃了更深入的现场调查,及时调整计划,改换为其他方式;在广南县八宝镇弄驴村的一次田野调查中,调查组最先将调查重点放在了被当地人称为“八宝歌书”的图画符号集上。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图画符号是当地民众为了帮助记忆而创造出的一种符号,属于当地民歌的一种特殊传承方式。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的是当地民众仍在传唱的壮族民歌,以及民歌歌词中蕴含的文化信息。调查组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将调查重点定为民间文学类项目“弄驴民歌”;在“白族舞蹈力格高”的调查中,调查组首先将调查点选在云龙县力格高舞蹈传承情况较好的宝丰乡,在调查中发现,邻近的关坪乡保留了更加传统的力格高舞蹈样式,于是及时调整调查计划,增加关坪乡调查点。以上种种事例的应对,既离不开前期大量的案头工作,也需要我们在田野中不死守书本,灵活应变,二者缺一不可。
四、科学记录,档案建设贯穿始终
结合近年来非遗数字化采集和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需要,我们在田野调查的实践和培训过程中,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其中,通过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形式对调查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记录,形成了图文影音兼具的调查成果。同时,邀请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对学员进行非遗档案建设的培训,将档案建设贯穿田野调查始终,最终形成完整的调查档案存入省中心档案室,并将数字信息录入数据库存档,为调查成果的保存和后期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已开设田野调查专栏,计划将田野调查培训优秀经验和成果进行宣传展示,为各地开展工作提供借鉴。
图13 学员在调查现场拍摄非遗相关实物
图14 学员集中观摩田野调查成果
未来,我们将坚持把田野调查作为非遗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促进调查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按照文字、摄影、摄像等具体专业,分类别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培训,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将16个州市129个县区的非遗保护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同时,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非遗保护理论学习、研讨活动,及时整理出版调查研究成果,为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理论指导。
文字:李艾玲
图片:由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视频:字磊(制作) 李艾玲(撰稿)
编辑 / 排版:周奇
审核:邓雪晨
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