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昭阳]“指阅”时代的非遗文化传播

[穆昭阳]“指阅”时代的非遗文化传播

当下的信息传播,不仅是借助传统意义上的图文、影音形式,还增添了互联网这一便捷的交流平台。在人机交互的情境下,微信公众号的出现及使用也成为一个新的传播媒介。“指尖轻点间,分享朋友圈”,一则信息便很快速地传播出去。这种在手指轻触间传播信息的方式,被形象地称作“指阅”。当下人们可以通过手指的碰触,即时地发布信息和传播信息。人机之间有了更为亲密的交流互动,在这种情境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独立的媒体和传播源,更促进信息传播、人际互动、社会交往的改变。轻触、分享、刷屏都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交互性成为这种传播中最重要的特征,突破了时空和传统传播方式的限制。指阅时代的来临,也以这种人机交互情境中的人与信息互动为基点。在微信使用较为普遍的今日,微信公众号自然也被当作一个有效的传播渠道,用以传播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各类信息。这种传播方式看似微小,实则更为深入广泛。

[穆昭阳]“指阅”时代的非遗文化传播

新媒体给非遗文化传播带来契机

[穆昭阳]“指阅”时代的非遗文化传播

著名学者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传播的“文化享受、丰富精神世界、社会遗产传承”的三功能说。而在实际生活中,大众传媒对于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民俗文化传播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通过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民俗知识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宣传。包括最早的口头传播方式,到后来的纸质传播,再到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迅速。如何利用好传播媒介来传播非遗文化,发掘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下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无论是文化的传承,还是文化产品的市场流通过程,非遗文化传播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环节。包括报刊、广播、电视在内的这些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毋庸置疑在非遗文化保护、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迄今仍不可忽视。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新的技术体系中出现的数字媒体形态,如数字报刊、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都基于网络数字平台,在基础性的文字、声音、图像之外,增添了新的技能。“微媒体”如微博、微信,在移动终端实现了多个点对点的互动,其传播速度与效力明显比传统媒体强得多。其中,微信公众号的设置,也给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并引起关注和讨论。

大众传媒通过宣传、报道、评论、舆论监督的方式,引发了社会公众和政府职能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而对非遗文化自身而言,经历了长时间的口传与书写的积累,众多的资料面对现代化的设备时,获得了新生。由此,非遗数字化与数字技术应用被提上日程,通过建立数字化的电子数据库(包括文字、图像、影像等),为我们的查询和研究提供更为厚实的材料基础。国内学者对非遗数字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其保护手段、技术支持、现状及存在问题、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等内容都做出积极的回应和思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为关键词的搜索中,有较多文章关注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研究。

[穆昭阳]“指阅”时代的非遗文化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在当下受到了高度重视。2010年,文化部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现代化的数字技术,能够使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转化,通过将无形变为有形,辅助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推广。通过数据采集和加工,建立数字档案和数据库以及数字博物馆等,数字技术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和单一形式,更好地将非遗文化置入到多元化的技术层面进行传播。中国民协承担的“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成为构筑“中国记忆”的重要内容,与汉王科技公司通力合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在未来的网络时代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平台的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互动关系,也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方式和保护方式。跨越时空限制,让人们获得充分的精神享受和文化盛宴,从而发挥其在保存社会记忆和民众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助力,同时也可以成为民俗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手段,提供丰富的民俗教育资源。赣南师范大学数字民俗实验室,从建设初便重视区域社会的调查与研究,主要围绕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数字化处理与应用开展具体工作,通过实地考察积累基础资料,展开对赣南客家地域民俗数字化的探索与应用研究。

微信平台让文化传播具体化

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数据和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和流畅。网络将人、机器、环境连接到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机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媒介,众多的应用软件被开发出来,推动着数字时代朝向更深层次发展,也改变了以往的信息交流方式。微信的适时出现,解决了微传播的交流问题。人们通过相互关注,建立情境性的情感互动,能够激起瞬间的集体兴奋。微信作为一种基于相互信任的网络交往平台,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指尖上的机遇。借助微信平台传播非遗文化,也需要重视信息内容的原创生产,同时不忘关注其生命周期和传播模式。微信公众号平台则更加具体化,可以分门别类地对信息进行重新编选排版,以更加优化的内容通过手指的触碰,及时分享给人们阅读并关注。

不管是哪类的微信公众号,都承载了传播信息的功能。其中不乏一些学术交流和发布学术信息的公众号,也有许多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公众号,各级政府部门或职能部门也都积极利用了这一宣传平台。2015年10月,玉屏侗族自治县举办纪念玉屏箫笛金奖百年暨“相约茶花泉”文化活动周,主办方便以“微玉屏”和“玉屏微文化”两个官方公众号及时发布相关活动信息,集中展示了玉屏箫笛的文化魅力,通过箫笛制作比赛、箫笛音乐会、箫笛演奏比赛、山地自行车赛、学术研讨会等多种活动形式,提升了地方形象,对玉屏侗族箫笛制作技艺这项国家级非遗也做了很好的文化推广和传播。

[穆昭阳]“指阅”时代的非遗文化传播

微信这一新兴媒体吸引了众多的受众,在传播效力和传播范围、传播方式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大众媒介也会运用人们自发组织创建的公共微信平台、微信群,传播特定的价值理念和文化氛围,营造出优势明显的意见环境。包括非遗在内的民俗文化,应该搭上数字时代这趟快车,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增加传承效力和影响力。利用微信平台传播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也逐渐增多,并在情感交流和人际互动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利用微信平台传播民俗文化,相应的学术研究并没有深入开展,更多还是体现在现实的应用层面。微信公众号的应用,扩展了交流方式与生存境地,但在具体内容操作和专业团队建设方面,仍需要对团队进行专业的运营训练,需要有更具专业眼光和学术知识的人员加入,共同出谋划策,不仅享受指尖划过的快感,还要将特定的文化内容置入,以保护传承与产业、旅游发展并重的理念,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播,最终达成对非遗文化的弘扬。

(本文系江西省“十三五”社科规划项目“社会转型中的乡村记忆与文化传承研究”(16SH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13日第1291期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About the Author: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