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六朝的繁盛与落败
积淀着广袤的中国传统文化
【注:南京大学研究生团队完成的关于非遗的数字展示项目,其中做了一些初步的色彩分析,网站链接:http://artlab.nju.edu.cn/heritage/】
世象流变,传统的非遗手工艺仍延续至今。
摄于南京金陵金箔集团有限公司
遗憾的是,曾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逐渐被千面如一的工业产品替代,曾植根于历史长河的传统手工艺品日渐濒危于当下生活面前,甚至被贴上丑俗、落后的标签。
然若当你以求“ZHI”的敬意走进它们,却会由衷为他们的色彩之美、纹样之美、造型之美、制造之美、智慧之美、传承之美深深折服。
摄于南京市绒花坊赵树宪工作室
图中作品由赵树宪老师提供
我们在做的,正是希望为当下的审美之眼打开一扇窗,通过有趣、有料、有价值的方式建立一种对非遗传统工艺的当代解读;从认知、制造和智识三个维度为当下的创造提供想象之源与文化之根。
摄于南京市绒花坊赵树宪老师工作室
图中作品由赵树宪老师提供
一代代的匠人,不仅是造物者,更是历史、科学和艺术的相关知识的拥有者,在他们手中,每一件器物都蕴含着当时当下特有的气韵与风貌,供后人解读、欣赏,那里不仅蕴含着穿越千年的永恒之美,也暗藏着贯穿未来的创造法则。
图片来自:ZHI艺——南京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展示平台
无论其最初是为皇家而生还是为平民而起,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依靠手来完成。手,承载着造化之妙,或推、或拉、或握、或撒、或叩、或抚、或扬、或撑,上下纵横;或斜、或强、或静、或柔、或快,惊人的熟练中,是由反复形成的自由,由单调蜕变成的创造。
代代相传的智慧是技艺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记忆中层层相叠的历史。个人的生活经历史转瞬即逝,但是代代相连形成的记忆锁链却永远存在,并指向未来。
图片来自:ZHI艺——南京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展示平台
传统手工艺通过技法、色彩、纹样、材质等封存着精酿数千年的民族之魂。而作为传统文化活化石的非遗不被广为人知,是因为它未曾被了解。
摄于南京金梭云锦织造研究所
南都记艺,“以有限的ZHI,接近无限的美”。
我们与您一同开启探索非遗世界的智慧之旅。
文案:李梦琦
张梦月
拍摄:陈陈瀚
美编:蓝天翔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都记艺):南都记艺 | 以有限的ZHI,接近无限的美